鸡东县积极实施“妇女儿童规划”见成效

19.06.2014  11:56

  近日,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副主席张长虹一行到鸡东调研,对鸡东县的妇女儿童规划实施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几年来,鸡东县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地实际工作,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作用,积极优化“三个”环境,完善“三个”机制,实施“三个”工程,实现“一个”目标,促进了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三个”环境
    
  一是优化组织环境。建立健全妇儿工委机构,每年听取1-2次专题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施“两个规划”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县委、县政府将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2014年,将两个规划目标考评纳入到组织部党建目标考核之中,着力优化政策环境,推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优化舆论环境。通过县电视台和鸡东新闻网站等媒介开辟宣传专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妇女儿童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树牢责任意识,完善“三个”机制
    
  一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下发《〈鸡东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目标责任分解书》,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对照年初目标,对成员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完善示范带动机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其他成员单位的工作全面均衡发展。三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县政府把用于妇女儿童发展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三年来,财政投入资金6621亿元,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投入校舍安全、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共资金5735万元;投入各项妇幼保健资金1790万元;投入儿童福利支出87万元;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达3194万元,增长幅度高于每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三、整合多方力量,实施“三个”工程
   
  一是实施女性人才工程。坚持把女干部的选拔配备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于特别优秀的女干部敢于破格提拔。2013年,全县组织两次“公选”, 6个正科级岗位公推比选中,有3名女性就任; 4个副科级干部公开选拔中,全部是女干部胜出,真正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落实到位。目前,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有女干部2人;11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有女干部14人,占乡镇党政班子干部总数的16.9%; 全县科级女干部有114人,占科级干部总数的18%;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分别达到15.6%和33%;全县村妇代会主任进“村委”的比例达100%,进“支委”的比例达到43.9%。二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几年来,投资1081万元,用于实验幼儿园改扩建项目,新建平阳镇中心幼儿园、哈达镇中心幼儿园2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现已投入使用,可提供幼儿学位630个。目前,全县共有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34所,附属小学幼儿园6所,幼儿在园人数达到4286人,学前一年入园率99%,学前三年入园率81%。全县共实施9个薄弱学校建设项目,现已全部投入使用。同时,为全县中小学新建标准化语音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帮助20多所学校新上了远程教育网络,促进了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通过资助、捐助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一帮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三是实施妇幼保健工程。县卫生监督所、鸡东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已于2013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经过积极对上争取,引进卫生医疗设备82台(件),合计资金390万元。石连双县长责成妇儿办协调民政、卫生、人社、财政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将民政局登记处搬到保健院两家进行合署办公,极大地提高我县的婚检率。对各乡镇“两癌”患病妇女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今年,已为9名贫困妇女协调救助金9万元。
    
  四、围绕全面发展,实现一个目标
    
  鸡东县始终把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做为妇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于2010年在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挂牌成立“鸡东县反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救助中心”,同时,借助乡镇司法所,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11个,为遭受家庭暴力伤害、生活无家可归的妇女、儿童提供救助。二是通过法律进校园,警校共建结对子活动以及法制校长的工作开展,全县中小学生普遍接受了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司法局针对女性和未成年矫正对象心理和生理特点,建立和完善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措施,建立适合矫正对象特点的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制度。近年来,全县共协调处理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案件21起,有力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