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法院:以司法改革为责任担当 把服务群众当使命共识
“你们尽管放心,我会对你们的案子负责到底,任何一个法官都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和名誉开玩笑。”宣判之后,面对原、被告,民商事审判团队的审判长李智贤说。
一句“负责到底”,冲破了观念的藩篱,顺应着司法改革的洪流,从法官的口中,掷地有声的落在了群众的心田。
“我是第一次来法院,第一次开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心情,但我觉得这是给老百姓做主的地方。”原告孙某回应道。
朴实的语言,印证了鸡东法院回应群众期待、走进群众便民利民的诚意与承诺。
审判责任制改革:“团队作战” 效率翻倍
去年四月,鸡东县法院按照省高院关于全省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的相关部署,全面推行审判责任制改革。
“鸡东法院改革过去办案力量配置在庭、室,条块的资源配置方式,组建11个固定合议审判团队,2个独任审判团队,6个执行团队。同时,还对现有审判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公开选任,产生11名审判长和2名独任法官。”鸡东法院院长刘景峰介绍到。
通过竞聘上岗的民事审判团队“80后”审判长梁晓云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去年,在这个80后的带领下,民事审判团队独立签发了300多分法律文书,梁晓云自己审结了165个案件,无错案、无瑕疵案件。
“以前总觉得有领导把关,有依赖性,现在不行了,权力大了,责任大了,压力也更大了,但我觉得我真正体会到了法律的尊严,正实现了身为法律人的价值。”梁晓云说。
“我相信权利无论给谁都会珍惜的,对法官来说,让他们有了敢于担当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审判法官的主体地位;对当事人来说,简化审判程序,提高了案件质效率,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法官专业审判团队的建立,在案件类型上有所侧重,让法官队伍趋于专业化。”谈到一年来鸡东法院的审判责任制的改革,院长刘景峰说到。
去年以来,鸡东法院在人员不增的情况下,结案4663件,结案数同比上升64.3%,一审服判息诉率上升9.4个百分点,信访投诉数下降35.9%。办案期限缩短,简易程序同比由原来的平均26天缩短到10.5天;普通程序同比由原来的平均152天缩短到42天。尤其是商事审判的两个审判团队,在去年案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结案2250件,同比上升381.8%,人均结案321件,结案率同比上升17.24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9.07%,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实现上诉无发回重审、无改判的佳绩。
“报告指挥中心,执行员已到达鸡东县大市场,请指示。”执行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了执行员关聪在现场发回的画面。“现在可以张贴。”鸡东法院执行庭庭长于国柱现场发出指令。
上午9时,执行局兵分南北两路,奔赴鸡东县10个乡镇42个村,将对111名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集中曝光的惩戒措施。并利用执行指挥车沿途播放。
“这么多欠钱的,我看法院门口大屏幕也天天播。” 在鸡东县大市场的布告前,群众议论纷纷。
鸡东法院是全省法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引进LED电子显示大屏幕的法院,设立在城区主干道的立案庭外墙,通过曝光名单、照片等信息资料,对失信的被执行人予以惩戒,督促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去年,鸡东法院建成了执行指挥中心建设,配备3台主机,6套单兵、2套车载指挥系统,实现“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覆盖。我们致力于把执行指挥中心打造成多媒体调度平台和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汇集了数字化审判法庭管理系统、车辆GPS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除纪检专网、人事管理专网等涉秘节点外,全院121台台式电脑、32台手提电脑、48个监控点,都在执行指挥中心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汇集。
法庭巡回办案: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下午13时,在距离鸡东法院20公里的“黑龙江省十佳法庭”平阳法庭,此时已经开始忙碌了。法庭立案员刘学正在为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法官赵喜财在向一起物权保护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送达开庭传票;而法官吴奎波则来到了平阳司法所,调解一起民间纠纷。
“以前听人说,法院一个案子一拖拖一年,”在法庭等待办事的群众相互议论着。“现在可不是了。”曾因一起买卖合同案件到法院起诉的李某是下亮子乡的村民,“我自己的买卖合同案件,一个多月就判了。一开始总是找不到人,多亏了法官多次送达,现在已经进入到执行阶段。”
“以前法院就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不一样,立案快,审理快,法官都亲自去找被告。如今法官判案要终身负责,自己承担后果也就减少了腐败。”在经常和法庭打交道的法律服务所的工作者姜鑫说。
离开平阳法庭,我们来到鸡东县唯一一个朝鲜族乡鸡林乡,此地属鸡东法院鸡林法庭管辖,因当地人多用朝鲜语交流,法庭成立了专门审理朝鲜族居民纠纷的审判团队,鸡东法院一直坚持选派精通朝鲜语的法官充实到鸡林法庭工作,并派出审判长梁晓云成立了专门审理朝鲜族居民纠纷的审判团队,法庭年均审结50余件涉及朝鲜族群众的婚姻、土地、赡养等纠纷案件,90%的案件通过调解结案。
精通朝鲜语的吕仙华法官应邀来到村委会,解答一起离婚诉讼问题。村里的吴致范老人想了解身在韩国的女儿办理离婚的起诉事宜,就通过村委会给鸡林法庭打去了电话。听了吕仙华法官的解答,吴致范老人说:“공작을 잘합니다!(工作优秀)”
“听吕法官说法院要将鸡林法庭打造成朝、汉双语法庭,这个作法很好。”村委会主任说。
下午16时,我们跟随鸡东法院的法官们来到振中社区巡回办案点了解情况,进行回访。在座谈会上,永和村付某首先发言:“粮贩子收完我的粮不给我钱,但经过法官的调解,最后钱一分不差都给我了。你们可得帮我好好感谢鸡东法院的郭春凤法官。”
“我们老两口都70来岁了,当时忘了开庭时间,幸好吕仙华法官在开庭前两个小时找到我们,否则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振中社区的李大爷说。“最后我的案子一个月就解决了,我觉得这就是法律的人性化。”
屈年锁把拐杖放在了身边说:“是法院帮我找回了公道。”这位来自辽宁的农民工,在煤矿受伤后,卧床一年,单位不管,很生气,就起诉到了法院。“法官对我这个残疾人照顾很周到,20天就结了案,审的挺快,我也找回了公道,心情也好了。”
近年来,鸡东法院平阳法庭、哈达法庭、鸡林法庭和兴农法庭4个派出法庭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创先争优。审理便民不分庭内庭外,坚持“炕头法庭”、“田间法庭”、“现场法庭”等巡回审判模式。同时,法庭还实现四级联网,并投入使用。鸡东法院的高科技法庭建设工作不仅在鸡东市法院领先,而且在全省法院领跑,法院信息化建设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在濛濛细雨中,结束了一天的“走基层”活动。一路走访下来,我们看到了鸡东法院推进司法改革的担当和探索的司法工作新面貌;感受到了法官忠实履行司法职能、保障民生的决心;真实地听到了人民群众对法官的评价,“공작을 잘합니다!(工作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