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鸡冠区法院:谱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17.11.2016  02:33

鸡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是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城。不了解鸡西的人,也许在地图上一下子很难找到它。鸡冠区,更只是鸡西市9个区县之一,然而,就在这个小小的鸡冠区,却有着一个在全国亮闪闪的牌子——全国模范法院。它,就是鸡冠区人民法院。

  鸡冠区法院之所以能在全国三千多个基层法院中跻身一流行列,就是因为有一支开拓进取、顽强拚搏的法官队伍,他们牢记法徽下的铮铮誓言,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法律至上的宗旨,以神圣的法理、心中的天平,肩担着一方的正义,为鸡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撑起一片青天!

  一、人人参与订制度,众人划浆开大船

  青年法官吴刚,好学上进,从律师转为法官一年多的时间里,观摩老法官的庭审,是他一直期盼的,然而,规定中,观摩庭审是有级别限制的。

  2014年3月,吴刚接到通知,院里向全院干警征求法院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他既新鲜又兴奋,立即将这个想法提了上去。让他惊喜的是,20多天后,院领导在工作会上宣布,每名干警和书记员,都可以通过电脑观看任何人正在审理或审理过的庭审视频。更让吴刚想不到的是,院里还将此项举措纳入到青年干警培训方案中,要求青年干警观摩后,分析庭审效果,撰写庭审体会。

  此后的吴刚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向老法官们学习,很快在审判业务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事实证明,此项改革,不仅方便了学习,更利于审判监督,极大地促进了全院审判工作的提高。

  向全院干警要制度,向制度要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全院干警根据自身岗位提建议、订规矩,这,充分体现了鸡冠区法院领导一班人的大智慧。

  吴刚的建议只是全院200多人中的一项。近三年来,经过全院干警的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形成6大项目、11个类别、80余项制度、1000余个小项的考核办法,构筑了“制度完善,权责明确,细节优化”的工作管理体系,形成了公开检查、公开考核、公开比对、公开通报等成效的公开管理措施。三年来,每月召开一次工作通报例会,共出各类工作通报512期,使干警在工作中按照制度规定,能及时、经常性的比对,有目标、有方向性的进行整改。

  坚持不搞例外,不搞下不为例,对违反制度的情形,进行点名、说事、整改、扣分通报,通过实行“无缝隙、全覆盖、标准化”管理,促使干警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自觉规范自身。

  奖勤罚懒,是考核结果运用的核心。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是人们最关注的。

  建议全体干警观摩庭审的吴刚,2016年初因德才兼备、绩效显著,已经被任命为民一庭副庭长,“吴刚法官工作室”已经成为全院的标杆。三年来,因绩效突出而被任用提拨的有30多人,时间最短的到院工作仅两年;干警受到各级表彰奖励400余次,16人被记功。全国百余家兄弟单位先后500余人次来本院交流学习,深圳中院政治部副主任叶春霞参观后,发自内心的评价道:“一流的制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学习的榜样、追逐的目标!

  二、咬住公正总目标,抓住“案质”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正,是司法的总目标。案件质量,是法院的生命线。如何将二者无缝地结合起来?鸡冠区法院确定了“向质效要公正”的指导思想。

  以公开求公正,是司法实践中的一条公理。

  2014年,鸡冠区法院通过官方网站和微博进行庭审录播 89条;2015年在黑龙江法院视频台上传117条庭审视频,列全省法院之首。

  这个院的审管办主任王薇介绍:“我们敢于公开的底气来自于多年来的积累。早在2008年,我院就制定了三大诉讼程序《标准化庭审规范实施规则》,细化审理标准、统一审判用语、完善庭审程序。每年对办案法官适用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的庭审进行‘一人两考’,审委会委员现场评分,网上公布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这些,都为庭审全面公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开保公正,追错用“铁腕”。错案“公开甄别制”,是他们自创的警示在前、追责在后的一条铁律。

  案件一经发改、再审、抗诉,就要由案件承办人、承办部门、审管办、审委会四级甄别,界定等级和责任。同时,甄别和责任追究的情况,要在全院大会公开通报。这样严格的制度既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鞭策,倒逼法官在办案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的公心。2014年以来,抗诉、再审案件为零,发改案件逐年下降,分别占案件总数的0.40%、23%和0.14%(2016年上半年)。

  铁一样的数据,印证了铁一样的案件质量!

  拖拉慢,是审判中的常见病。一拖拉,就会使审判超出法定时限,不仅违法而且会产生民怨。

  “审限绝对值考核法”是这个院自创的一项考核方法。通过细化延长审限事由、严格调解期限审批程序、设立鉴定案件督促机制、实施审限三级催办制度等审限考核方法,来避免审判时限延迟。通过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限网络预警、审限绝对值排名每月公开通报等方式,将审限管理跟踪到每一个节点,确保司法程序高效有序运转,增强了法官按时结案的意识。三年来,不仅没有发生一起超审限案件,而且使全院平均审限缩短40天以上。

  法律文书,承载着司法过程,宣示着法律的神圣与庄严。既是诉讼活动结果的载体,也是法院确定和分配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惟一凭证,更是审判过程的全面体现。

  这个院按照裁判文书制作要求,明确行距、字距、字体、用印等规范,确保格式上完全统一;为了增加法律文书的庄重与严肃性,设计了印有法徽图案的制式封皮;为了提高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认可度,在文书后用附页注明裁判所适用的法条内容,使一份法律裁判文书,直接上升为一部最直接的普法教材。

  真金不怕火炼。仅一纸文书,这个院就确定了28个评查项目,让每一份裁判文书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2013年,全国法院开始司法公开建设,文书上网让很多法院乱了阵脚,但鸡冠区法院却底气十足,允许公开的裁判文书上网率达100%!

  尝到了甜头的他们,又进一步深化卷宗评查。结合上级的卷宗评查要求,将评查内容细化为488个要点。同时建立书面与电子卷宗同步对比评查,并且和发回改审、信访、督办等案件专项评查制度结合起来。自2009年开始卷宗实行100%评查,无论是新来的审判员还是书记员,只要拿着过去的卷宗,程序要求、内容规范等一目了然,使新人办卷真接进入标准化水平。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随着卷宗借阅工作的增多,卷宗可能有损毁、丢失的危险,这个院用一年的时间,将建院以来的13.8万册案卷全部扫描成电子卷宗,并设立电子档案查询室,实现了全部卷宗网上借阅。

  把小事情做到极致,在小事上彰显大手笔,体现的是鸡冠区法院人对法律的无比敬仰和对人民的高度负责!他们的司法质效建设经验被《政法情况通报》、《黑龙江法制报》、《人民法院报》等省级和国家级多家媒体刊发。

  三、唱响服务“三步曲”,做好爱民大文章

  上门服务、远程服务、预警服务,是这个院做好为民服务的“三步曲”。将服务延伸至未然,将服务细化到“可能”。

  家住鸡冠区红旗家园76岁的刘秀莲老人,长期患有心肺及脑萎缩疾病。2014年不慎摔倒,从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住在小儿子家中,共有六个子女,卧床后产生的医疗、护理费用,给老人及小儿子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2015年3月,在老人向其他子女多次索要费用未果的前提下,老人委托小儿子到法院求助,欲起诉子女,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听说老人的情况后,立案庭庭长张宏宇当天即组织人员来到老人家中指导其如何诉讼,帮助其准备起诉相关材料,为其办理了立案手续。很快,老人依法起诉,被告子女均表示服从并执行判决。感动得老人逢人就说:“鸡冠区法院是最公正的,他们才是我最亲的亲人!

  预约立案、远程办案,是信息时代鸡冠区法院做好网上服务的一大举措。远程预约立案,是指当事人通过法院网站进行预约立案;远程办案,是指为路途较远及其他情况不便到案的当事人在网上联系,网上调查取证进行办案。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传唤当事人到场,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供便利。

  家住密山的于军,是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被告,在庭审过程中,来一次鸡冠区就得大半天。为了减轻他的麻烦,主审法官就用微信视频和他进行证据交换,进行诉讼指导。于军通过视频,对原告的伤残鉴定等提出了异议……此后,原被告双方多次因证据提供、赔偿金额进行协商,他们的反复“拉锯”,法院就得对百里之外的双方反复核实协调。在最后达成调解时,于军说:“只要原则上合理,我就服从法院的调解,因为我真正地体会到以鸡冠区法院的热心服务,让我少跑路,省时间,让我感受到了法院的真心为民。

  服务律师,也就是服务诉讼。鸡冠区法院还在网上专门开辟律师服务平台,立案、咨询、通知、送达等均可以在网上完成,为律师诉讼提供了便利。

  鸡西市律师协会会长、黑龙江雪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兆芹说:“鸡冠区法院为我们律师提供了平台、节省了时间。我的法律顾问单位签订合同、约定管辖我都建议在鸡冠法院,有事想找法院,动动鼠标就行,太方便了!

  律在法前,警在示前。预警服务,也是鸡冠区法院在百忙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每季度开展一次有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2013年至今共举办开放日19次,共接待来访人员2000余人次,最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鸡冠区南山小学五年级二班的韩佩哲同学参加完公众开放日时说道:“以前觉得法院很吓人,现在来了,觉得法院是个是非分明的地方。希望我也能成为法官,可以助人为乐。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公民,不受伤害。”此外,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在两乡法庭设立“司法公开服务站”;开展百名法官进社区活动,在全区36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法官联络室”;将司法建议纳入考核范畴,三年发出43项司法建议,对相关工作给予司法指导,有24项被采纳;开展“服务小微企业活动”,积极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供法律服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义工活动,共捐款捐物20余万元,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困,培养了干警参与社会管理、担当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来到鸡冠区法院,看到他们每个人都十分忙碌,他们真的很忙,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四、善向科技要高效,“网上法院”显智能

  执行,是法院执法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因为被执行人会千方百计的抗拒或逃避执行。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和指挥执行,是这个院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智能的超前之举。

  2014年7月25日,刘成等4名执行员及法警,佩戴单兵执行系统,对杨某和赵某开展财产扣划工作,现场的画面通过视频传输系统,实时传送回院里的指挥中心,副院长张晓勇则通过现场状况,随机应变,下达相应指令。当在银行查询到两人银行账户有存款的时候,执行员当场制作扣款文书,张晓勇登陆网上审批系统进行签批,现场携带的便携式打印机立即打印出带有二维码和电子签章的执行文书,5分钟,就办理完银行扣划手续。

  如此高科技,被告人就是以再快的速度想转移财产,也只能是忘尘莫及。这仿佛在美国大片中才有的画面,看得银行工作人员目瞪口呆,面对法院的高科技和工作效率,彻底服了!

  这只是鸡冠区法院打造“网上法院”的一个冰山一角。

  信息化的前置应用,已经使鸡冠区法院在为民服务过程中,实体法院有的,“网上法院”基本俱备:院里的诉讼服务中心有导诉台,设专人担任导诉员。网上,有网上导诉、网上预约、电话预约;院里有自助查询机,方便当事人查阅案件信息。网上,只要登录该院门户网站,当事人可根据立案时的查询码,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到案件信息;院里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备有常见类型案件诉讼指南手册。网上,当事人通过微博微信可以进行个案咨询。院里设置了自动提款机及POS机,方便当事人诉讼缴费。网上,开通了网上银行缴费账户;网上,微信答疑,网上,视频接访……网上、网上,只要你上网,鸡冠区法院无所不在网上。

  在鸡冠区法院,上班第一件事儿查看手机,已成全院干警的一个自觉习惯。原来,该院定制开发了符合法院工作要求及当事人司法需求的审务通、电子签章、诉讼服务等多项手机APP应用软件,使办公办案从“”上转移到“”上。一部手机在手,干警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快捷查询审务信息,办理相关的审务事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来,鸡冠区法院研发引进了32项信息化应用软件,从案件流转到审判管理再到公务审批,全部网上运行。

  通过数字业务应用系统、数字法庭系统、电子网络送达系统、法院文书智能校对系统等软件应用,实现了办案流程全部网上流转、网上留痕,为审判人员提供工作便利;通过审判质效评估系统、电子卷宗管理系统、电子签章系统、远程视频审委会系统等审判管理软件,提高规范管理水平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OA办公系统、法官工作平台、图书管理集成系统、多媒体电教系统、掌上法院政务平台等办公软件,节约办公资源,减少办公成本,大幅度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无论是文书审批还是请假、用车,都是网来网去,方便快捷的信息化应用效果被干警津津乐道,被办事的老百姓赞不绝口。

  五、以人为本抓队伍,法徽闪耀正当时

  青年法官徐莹莹今年31岁,连年被省法院评为“办案标兵”。有一段时间,看着不断上升的未结案件数量,心理压力增大,同时,5岁女儿及家庭也需要她的关爱,她想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

  院领导通过“谈心制度”,及时地了解了徐莹莹的想法,院长王昭权便多次找她谈心,从职业理想谈到职业发展,从正确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与其交流,消除了徐莹莹的心理压力,重新建立起了徐莹莹对工作的信心。最终,徐莹莹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三年来,徐莹莹的结案数量、绩效排名、文书评比、庭审质量,徐莹莹均名列前茅,在今年的岗位竞职中,被推选为民二庭副庭长。

  “栽下梧桐树,留住金凤凰。”鸡冠区法院就是这样,把“培养诲人、关爱聚人、责任育人、公正待人”的队伍培育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强法官职业保障,营造法院内部‘小环境’,为青年法官又好又快成长创造条件,留住他们的心。

  近5年来,鸡冠区法院通过考试录入的38名法官,没有一人因工作压力大、经济待遇低、晋升通道窄这些所谓当前一些法官离职的主要原因而离开法院。相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表现优秀,大部分已成为部门骨干。

  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教育培训、基层实践、业务展示、考核激励、监督管理五个平台,为青年法官学习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基层实践平台,是指定期选派青年干警到结对社区、村屯开展法制宣传;由青年干警中开设法官微博司法服务专线等作法,为青年法官接触群众、增长才干都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的成长进步是关乎到法院的未来。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鸡冠区法院对青年法官的学习锻炼一直给予“政策性”倾斜:同等条件下,外出学习、参加研讨、讲座授课、深入基层等,优先考虑青年法官;鼓励青年法官提高学历,学成后给予报销学费;要求青年法官不断提升知识水平,调整知识结构,凡院里组织开办的心理咨询师等培训班,青年法官必须参加。“这里给了我们学习锻炼的最好环境,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一个最佳的学习锻炼环境,被青年法官津津乐道。

  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同样吸引着青年法官。执行局副局长刘成说:“我们凡是评先选优、提职晋级等,一律公开进行,一切凭工作实绩,人际关系宽松和谐,青年法官想进步只要把工作干好就成,不累心!

  他们还专门成立了“文体部”,由政工科指导,开展一些既不牵扯青年法官办案精力,又有益于身心的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自2013年以来,举办了话剧、辩论、知识竞赛、趣味性运动会等文体活动17场,丰富了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干警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通过不断优化文化“软实力”,增强司法“硬底气”。

  另外,鸡冠区法院还关爱干警精神健康,坚持一年自设一个品行建设主题,提出“善良执法”的工作理念,凝练“厚德崇业、尚法至公”院训和各具特色的庭训,培育干警崇高信仰和司法良知,营造“理解、尊重、信任、协作、分享”的工作氛围;设立集读书、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图书阅览室,现有藏书2万册,涵盖了法律、文学、心理、政治等多种类型的图书,满足干警不同方面的阅读需求。羽毛球馆、瑜伽馆、台球馆、太极馆等干警活动场所,让干警放松有去处,活动有选择。

  已经进院两年的外地干警王丽惠坚定的表示:“从法院管理,到行为规范,再到人文关怀,鸡冠区法院是我听过、看过、感受过的单位中最好的。在这儿有‘家’的温暖,我愿意在这儿扎根。

  誓言化作圆梦志,而今阔步待腾飞。“全国模范法院”的奖牌,既是对鸡冠区法院的肯定,也是对这个院的鞭策和鼓舞,他们会矢志不渝地守护好这份殊荣,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创新进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期望,用鸡冠法院人的热忱,树立司法为民的旗帜;用鸡冠法院人的敬业,打造司法为民的品牌;用鸡冠法院人的公正,谱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用鸡冠法院人的精神,让胸前的法徽更加闪亮、为头上的国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