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经济”拉长致富产业链

16.03.2017  15:38

  “村里116户贫困户今年全部脱贫。50岁以上在家的都组织起来养鸭赚钱……”桦川县苏家店镇桦树川村支部书记于祥不时扳着手指盘算,富桦养鸭项目让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了着落。 

  于祥最近特别愿意站在村口张望,因为走出回来的车越多,证明“富桦鸭宝贝”在省内外市场越受欢迎。 

  从去年年底到目前,富桦鸭业已经销售60万枚种蛋,鸭子产蛋进入高峰期,平均每4天就有10万枚种蛋销往安徽、山东、江苏等市场。富桦鸭业承载着村民增收梦的企业。 

  由企业牵头成立的富桦牧业养鸭合作社,有社员300户,其中贫困户达200户。社员不靠土地,不用投资,没有抵押,“”成本入社,最终社员参与合作社年底分红。这意味着贫困户每年几千元的分红收入是从企业利润中划拨出去。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信心”。 

  “现在来看好像我们企业吃了亏,但我认为让贫困户走出生活的困境,重拾追求好生活信心的意义更大。只有他们日子过好了,周边的村民看到养鸭的优势,就会参与进来,我的企业发展壮大的路才会越走越顺。”总经理付永辉说出了心里话。 

  去年富桦鸭业建设投产以来,桦树川村贫困户的生活变化不小。 

  记者看到,在一栋高标准鸭舍里传出5000只壮鸭此起彼伏的立体声“合唱”,贫困户王桂芬推着送料板给鸭子按顺序依次喂料。“在这儿干活挺开心的,比种大田轻松多了。每个月挣2000元工资。以后有条件了,我就自己建棚养鸭,到时候收入会更多。” 

  另一栋鸭舍管理员王少忠一谈到工资笑得扬起了眉毛,“我和老伴都在这打工。我们两个人喂一栋棚舍的鸭子,一个月两个人拿4000元。儿子结婚欠的钱去年一年就还清了,现在我们俩好好干,争取在县里买个房。这要是在以前哪敢想这么远。”今年,王少忠将自己的土地承包了出去,土地收益加上打工收入,让他骄傲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拥有“社员+员工”双重身份的村民在合作社有十几个人,平均3万元的年收入让他们就近打工增加收入。家家户户因“”而动,沸腾了整个苏家店镇。 

  带动农民是“第一步”,付永辉心中还有宏伟蓝图。“现在孵化场我们已经建设完工,过几天设备就要进来了。目前我们做的是种蛋和商品蛋销售,这方面市场很大,但利润空间有限。如果孵化场做起来,让当地老百姓养鸭,我们回收,产业链拉长,可算的账就多了。”付永辉表示,明年,企业有望带动500户以上农民参与养鸭,届时将有五六百万只壮鸭子齐唱幸福欢歌。  (王冬 纪世强 吴双本报记者刘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