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民间“三大势力”暗战风云

10.07.2015  13:02

图片为摄影爱好者孔祥令提供

  上回说到兆麟公园鸳鸯湖畔风头正劲的“鸳鸯奶爸”小车,因为一些“江湖恩怨”,萌生退隐之心,今天咱们书接上回,讲讲为什么小车刚刚出道一年,就对这鸳鸯江湖心灰意冷。

  “姥爷”和“奶爸”喂养理念的争端,只是这鸳鸯湖诸多矛盾中较为明显的一个,还有暗战发生在这鸳鸯的江湖之中。虽然大家都是为了鸳鸯好,表面上大家一团和气,但心里对于对方的一些做法也都相当不满。

  第一大门派:近80位摄影爱好者组建“鸳鸯粉”群

  在鸳鸯的粉丝中,“鸳鸯姥爷”刘文良和“鸳鸯奶爸”小车的名气再大,也只是独行侠、个体户而已。要说这鸳鸯湖第一大门派,非“鸳鸯粉”莫属。

  虽然“鸳鸯粉”立派时间不长,2013年才建立QQ群,但发展迅猛,门下子弟众多,目前群内已有近80人。“鸳鸯粉”成员的主体是摄影爱好者,门派的宣言是“用相机聚焦鸳鸯,用光影记录鸳鸯,以志愿服务的理念保护鸳鸯,保护环境,提升自己”。鸳鸯湖里的这些小鸳鸯长得这么好,鸳鸯粉功不可没。三年来,门下成员几乎每天都会给小鸳鸯带来面包虫、小鱼、大米、面包这些好吃的,有的则是把钱交给刘文良或是小车,让他们代自己喂养。

  由于人数众多且门下不乏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对鸳鸯的关爱也是不遗余力,经过三年的发展,“鸳鸯粉”几乎可以与兆麟公园这个官方管理机构平起平坐,在关于鸳鸯的事务上极具话语权。

  去年,初来乍到的小车,因2200小时的观察日记和吃住在兆麟公园的勤奋一炮而红。“鸳鸯粉”中一位“长老”看其身手不凡,将其纳入门下。然而谁也不曾料到,入门不到一年的小车,在今年悄悄退群了。

  小车“出走”:个别摄影爱好者干扰鸳鸯生活

  “鸳鸯粉”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鸳鸯,但它毕竟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没有人进行统一管理。虽然大家都自认喜爱鸳鸯,有时却也会做出一些有违“江湖规矩”的事来。

  所有人都知道鸳鸯跟小车好,只要小车的哨子吹起来,远近的鸳鸯都会凑过来。个别人为了拍出好片子,会向小车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什么让鸳鸯过来啊,吓唬一下让它们飞啊,这是爱鸳鸯吗?就是为了他们自己拍片,最后我干脆退群了”。如今的小车跟“鸳鸯粉”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他依然会跟每一个摄影爱好者亲切地打招呼,但不会再为他们做“指挥”鸳鸯这种事。

  在小车看来,人们对鸳鸯的关注已经越来越畸形,“去年只有十来个人拍,今年有六七十人,很多都不专业。刚才我数了一下,只有6个人给镜头做了伪装,拍野生动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多数人这都做不到。

  无论“鸳鸯粉”的初衷有多么美好,但目前的拍摄秩序确实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第三窝小鸳鸯跳巢的时候,摄影的人把路都堵死了,鸳鸯跳下来之后都没法走到湖里,吓得母鸳鸯直转,最后是我强行分开一条道,鸳鸯才能走到湖里。”小车说。

  动物专家:爱心喂食降低鸳鸯野外生存能力

  小车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鸳鸯湖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专家李枫教授,对目前无序的拍摄状态也非常愤怒。

  前几天一窝小鸳鸯跳巢,大家都离得远远的在拍,一个摄影爱好者穿过人群,非要走到树下去拍。近距离拍摄会影响小鸳鸯跳巢,李枫当然要阻止,结果被对方一句蛮不讲理的“你家的啊”给顶了回来。

  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个别不自觉的摄影爱好者,为了拍到好片子,拼了命地往前挤,鸳鸯可是倒了大霉。把窝选在小山旁边的还好,摄影爱好者只能隔着鸳鸯湖远远地拍;有些鸳鸯的窝旁边没遮没挡,摄影爱好者想走多近就走多近。你想吧,要是一个女人在那生孩子,旁边站了六七十人拿着相机拼命拍,这还能生出来吗?

  “小鸳鸯跳巢的时候,母鸳鸯是根据小鸳鸯的叫声来判断上面是否还有幼雏,现在这种嘈杂的环境,根本什么声音都听不见,对小鸳鸯跳巢影响很大。”李枫教授说。

  这样的干扰出于人类自私的目的,而有些以爱为名的干预,对鸳鸯的成长更为不利。在这一点上,李教授对小车的一些做法也很不满意,包括小车、刘文良、“鸳鸯粉”在内的许多好心人,会给小鸳鸯买来面包虫、小鱼、大米、面包这样的精细食物,认为这样的饲料能让小鸳鸯的身体更健壮,但这样的行为对小鸳鸯的成长弊大于利,“野生环境里,它们只能吃些草籽、水藻,现在习惯了吃这样的精细饲料,等到它们南飞过冬的时候怎么办?就算是喂大米,也要喂带壳的,这样它们今后才能适应野外环境。

  这样的话李枫教授已经说过多次,但科学挡不住粉丝们的爱心,李枫倡导了多年的食物规范化到现在连个影都没有。

  不过这都不重要,“姥爷”和“奶爸”的明争也好,“鸳鸯粉”、小车、专家之间的暗战也罢,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鸳鸯湖最大的矛盾,还是以“鸳鸯粉”为代表的民间志愿者和作为管理部门的兆麟公园之间的斗争。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小知识

  鸳鸯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为灰褐色。

  鸳鸯每年3月末4月初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迁徙时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见有多达50余只的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