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全面提高粮食综合产能

03.12.2014  10:58

  本网讯(向翘楚、李冬)按照省委、省政府实现1500亿斤产能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部署,黑河市委、市政府以现代化大农业为引领,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全市粮食产能的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市粮食平均净增量约为15亿斤,约占全省粮食平均增量的36%,成为全省粮食产能提升潜力最大的地区。 

  一、全面优化种植业结构   

  按照“增加小麦生产,稳定大豆生产,科学调控玉米种植,积极发展水稻、杂粮杂豆、经济作物、饲料饲草等特色作物”的结构调整方向,组织粮食、气象、农业等专家成立专家讲师团,向农民培训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分析粮食市场、物候变化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以效益为核心,引导农民科学确定种植计划,逐渐建立各种植区主导作物优势突出、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的科学轮作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三三”轮作体系,玉米、水稻等高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长,有效解决了大豆重迎茬危害,耕地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地力不断提高,粮食产能持续升高。2014年,玉米、水稻种植面积550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长425.9%,预计比种植大豆增产粮食近40亿斤,粮豆薯总产将突破9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二、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总结宣传了孙吴大桦林子、哈屯和逊克团结农机合作社等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全力推广带地入社、保底分红、风险共担等模式,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速度,为发展规模经营奠定基础。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49个,比上年增长18.7%,经营耕地266万亩。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3522个,经营耕地面积303万亩。引进农业企业10余户,经营耕地150万亩。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以“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效指导土地流转和规范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耕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216个,建立县级仲裁机构7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640万亩,占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66%,同比增长10%。90%以上流转的乡镇6个,行政村147个。三是加大规模经营力度。通过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着力加快新农业主体发展,为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目前,全市适合规模经营的1202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规模经营,占总耕地面积的66.7%,节省劳动力2.3万人,亩成本节约25元,人均负担耕地减少7亩,是全市人均耕地的近四分之一,规模经营产量比散户经营可提高15—25%,。 

  三、强力实施“水稻北扩”战略 

  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到各县市(区)水稻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调研,率队赴五常市考察学习,形成《黑河市水稻北扩调研报告》,确立了2020 年实现162万亩的发展目标。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教授等20名省内外水稻专家成功召开中国?黑河高纬寒地水稻发展论坛,聘请陈温福教授等6名专家为黑河水稻北扩顾问组专家,提出了利用黑龙江、嫩江水资源大力发展高纬寒地水稻的建议。省农委支持我市新建水稻育秧大棚小区15个、育秧大棚491栋、17.7万平方米,智能浸种催芽车间3个,为水稻北扩提供育秧保证。与市水务局一同远赴抚远县考察水稻品种,成功引进佳木斯农科院水稻所来我市建立育种繁育基地,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开发功能性稻米生产,推进了高纬寒地水稻产业化发展,高纬寒地水稻种植稳步推进。2014年,水稻种植面积38万亩,比2012年增长112.2%,经专家测产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比种植大豆增产粮食近2.7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