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之父”诸志祥逝世

10.09.2015  11:20
  [ 摘要 ]曾经创作“黑猫警长”经典童话形象的诸志祥,9月8日晚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74岁。这位浙江绍兴籍的著名童话作家,这一次带走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

  《黑猫警长

  “黑猫警长之父”诸志祥逝世曾打20年产权官司

  “啊哈哈……黑猫警长,啊哈哈……黑猫警长。”熟悉的歌声,勾起一代人儿时的回忆。但据昨日“中国配音网”微博消息,曾经创作“黑猫警长”经典童话形象的诸志祥,9月8日晚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74岁。这位浙江绍兴籍的著名童话作家,这一次带走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

   陆川:黑猫警长经典形象永生

  生于1941年的诸志祥,笔名浩谷。1961年,他毕业于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他做过教师,也当过上海《少年报》编辑、《作家与企业家报》负责人。1968年,诸志祥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诸志祥著有《八戒回乡》、《挂领带的牛》、《猴医生治病》、《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与外星人》等10部中篇童话。

  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黑猫警长》,这部作品曾经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1983年开始,它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动画片,由戴铁郎执导。虽然只有短短的五集,但给无数“80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印象。其中第5集结尾“请看下集”的约定,也在30年后兑现。今年8月,以《黑猫警长》为基础改编的电影《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正式上映。

  诸志祥逝世的消息公布后,不少演艺圈人士都纷纷表达哀悼之情。导演陆川就在微博悼念称,“诸志祥老师,谢谢您的信任,把电影版权托付给我。约好要在上海相见,太遗憾了。您留下的黑猫警长经典形象将永生。”据了解,陆川此前曾表示购买了《黑猫警长》的影视改编权,将拍摄《黑猫警长》真人版。

  诸志祥生前照片

   【创作故事】

   为写“黑猫”查阅大量资料

  诸志祥虽然是绍兴籍人,但他并非出生在绍兴。据《绍兴日报》2014年6月11日报道,诸志祥的父亲是绍兴人,20世纪30年代,他与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到上海讨生活。1941年,诸志祥出生在上海。六七岁时,祖父在绍兴病逝,诸志祥才跟父亲第一次回到绍兴。

  诸志祥创作《黑猫警长》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轻轻拂过。他希望在儿童文学上有所创新,写结合时代的作品,是诸志祥创作的初衷。

  儿童作品,用动物做主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挑选哪个动物,诸志祥翻阅了大量资料。有三种动物入围:熊猫、老虎以及猫。但在诸志祥看来,熊猫太笨拙,老虎缺少智慧,“警长要有勇有谋,最后我挑了猫。”

  确定了童话故事的主角,诸志祥开始搭建故事框架。小孩子喜欢看运动的物体,诸志祥在行文时尽量多出现老鼠“一只耳”逃窜等一系列警匪追逐的“动作戏”。每一集作品中,都会融入一个科普小知识。“我把作品定位为科普童话,据说《报刊文摘》还刊登过有小孩看了《黑猫警长》避免了家人误食夹竹桃的新闻。”

  这些现在或许早已常见的儿童作品写法,在30年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创新,也给后人的儿童作品创作提供了范本。

   【题材太火】

   诸志祥打了20多年版权官司

  1982年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黑猫警长》,共印900万本。为了赶进度,货车就等在印刷厂门口,把还带着印刷余热的书籍运到各个书店,作品很受欢迎。1986年至198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将《黑猫警长》前5集改成了电影,影片大热。

  影片有多火?诸志祥回忆,198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影《黑猫警长》第2集的片段,至今也很少有动画片享有如此高的待遇。

  此后多家出版社接连出版了《黑猫警长》的连环画,风靡一时。由于时代限制,当时的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缺失,诸志祥没有及时保护自己的权益,导致不少出版社只是象征性付费甚至没有付费,就随意印刷出版,造成他的作品收益减少。此后二十多年,诸志祥曾多次与一些音像书籍出版公司打《黑猫警长》的版权官司。

  不过,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去年6月接受《绍兴日报》采访期间,褚志祥正在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春”。那段时间,经常有客人前来,与他探讨如何继续深入挖掘“黑猫警长”这个形象。当时,对于“黑猫警长”的挖掘,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重新出版整理;二是制作成真人电影;还有更“潮”的,是把动画形象投入到游戏、手机等行业。

   -延伸阅读

   诸志祥去年接受采访

   谈当下儿童文学:

  在诸志祥眼中,解放以来,儿童作品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之前,儿童作品更多的是高高在上的教导,枯燥乏味,孩子兴趣不大。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儿童作品的黄金期,故事情节生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把知识、“三观”传授给孩子。《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海尔兄弟》等都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儿童作品开始纯娱乐化,搞笑、搞怪的多,有嚼劲的少。诸志祥觉得,当今还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部作品成功了,很多作品也跟着起哄。比如《哈利·波特》成功,我们只要站在书店里一看,就能看到数百种和《哈利·波特》装帧相似、内容类似的跟风之作。还有一些是过于紧跟时代热点,比如反恐话题热,就立刻拍一部反恐题材的儿童作品。

  “我是老朽了,现在看得也不多,但当下过于浮躁的气息,的确需要改改。”诸志祥相信,是否对儿童的天性怀着肯定和信任,是衡量儿童文学作家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儿童文学更应该倾听来自儿童生命欲求的心声。

编辑:李笑然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