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上打渔人

03.05.2016  10:45

  【解说】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上,生活着一些专门以打渔为生的渔民,每逢打渔季节,他们就远离人群,来到江岸的打渔点生活,重复着祖辈传下来的劳动。

  4月末5月初,南方很多地方早已春暖花开,但在黑龙江萝北段的江面上仍不时能看到从上游漂过来的冰排。50岁的曾繁富关掉柴油电机,用木浆划着小船小心地躲避着残留的冰凌,曾繁富和比他小一岁的妻子李凤梅是萝北县太平沟乡新河口村村民,家里没有耕地,他们承包着大约3公里的江岸,靠打渔生活。几公里的江岸上,只有他们夫妇两个人,提起今年的收成,他不太乐观。

  【同期】渔民 曾繁富

  那差多了,以前一片网挂二、三百斤,现在一片网才挂多少,才挂10多条啊。

  【解说】曾繁富说,2013年黑龙江发大水,那年收获很好。而由于今冬雪量比较小,黑龙江比往年水小了很多,鱼并不好打。以前打渔打得有点“”了,现在对渔业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每年的禁渔期管理都很严格,不过他很支持禁渔的做法。

  【同期】渔民 曾繁富

  我们年年一到禁捕期,县里渔政、部队边防对我们管理也特别到位,把我们这些渔民召到一起年年都开下江会,对我们渔民做做宣传工作,叫我渔民遵纪守法。

  【解说】东北的天亮得早,曾繁富和李凤梅夏天一般两三点钟就起床了。曾繁富担心江上不安全,不让妻子上船,李凤梅便留在岸上做一些类似打理渔网的辅助工作。打鱼很辛苦,但是也很流程化。曾繁富告诉记者,效益好的年头,他们一个渔季能收入六七万块钱。生活成本很低,所以他们能攒下钱。家里算不上很富裕,但也能达到小康水平,他们很乐观,很知足。

  【同期】渔民 曾繁富

  日子越过越好,要不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鱼不到30斤有20多斤,要卖也能卖将近五、六百块钱,要不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今年夏天8月份我们全家准备到厦门去旅游去。

  【解说】打渔点最早住的土窝棚半截埋在地下,东北称“地窨子”。去年新盖了一件板房,添置了太阳能发电机。他们还买了台笔记本电脑,无聊的时候就用电脑看提前下载好的电视剧,还会看女儿的照片,女儿虽然已经成家但仍是他们的牵挂。

  这段时间最让曾繁富和李凤梅高兴的事情就是去年开始江边有了手机信号,他们终于可以经常和女儿通电话。

  【现场音】曾繁富和李凤梅给女儿打电话

  你爸今天下江了,今年鱼还行能打20多斤开江鱼等过两天给你捎过去尝尝。

  新华社记者 齐泓鑫 哈尔滨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