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黑龙江:人才创新驱动迎来跨越式发展

24.11.2015  09:40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研发的桌面餐饮机器人。杨海全 摄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3日电(李彤 杨海全)面向航天、航空等军工行业的机器人本体产品,可以进行多维给力矫治的推拿按摩机器人,培养动手能力的儿童教育机器人……不论是“高大上”,还是“小而美”的机器人,在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都能找到。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今年1月,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揭牌运营。无独有偶,今年的10月23日,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雄厚科研实力而成立的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哈尔滨揭牌。这标志着黑龙江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又迈出重要一步。
  为何如此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去年以来,在全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的工业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体制机制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是黑龙江躲不过坡、绕不开的坎。”长期工作在科技战线的黑龙江省科技厅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海这样认为。
  为此,黑龙江省年初启动实施了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推动梳理成果、成立公司、进行孵化、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企业上市等5个环节工作,到2017年新形成1000家以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公司。数据显示,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截至9月底,全省共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1911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322家。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杨荫凯副司长在谈及破解“新东北现象”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在创新创业中的核心作用。“能不能通过小环境营造去创造一种留住人、吸引人、使用人的制度环境,同时能否通过打造东北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用钱来办事,把传统的孔雀东南各自飞形势加以转变。
  黑龙江深谙此理。今年3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被称为“黄金20条”的人才新政以开放的政策引领人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评价和资助人才,不唯职称、学历、资历,只比成果、贡献和效益。对引进的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直接服务该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省财政最高给予每人200万元的生活资助和项目启动资助资金。
  9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畅通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对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引进人才,在职称晋升、项目申报、创办企业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各职能部门设立专门窗口、指定专人负责,为引进人才在规定时限办理相关手续。
  黑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杨晓明,回国前曾担任美国微生物及生物工程学会院士,掌握蛋白和抗体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回国后建立了新型基因生物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兑现扶持承诺,黑龙江人才政策是一流的!”他的创业感触,或许是对黑龙江省积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最好阐释。
  “黄金20条”人才新政及与其配套的一系列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猛料十足”的文件真正创造出暖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据了解,近年来,全省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持续发力,已吸纳留学归国人员5000多人,引进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500多人,5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新增“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入选者33人,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省属高校院所都成功培养引进“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等一批高端人才。
  根据抽样统计,近5年来,黑龙江省引进的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多于流向省外的人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更是实现了净流入。为此,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对“东北人才外流”这一观点并不认同。“我最在乎的是什么人流出。”陆昊说。
  “黑龙江省面临着全国经济下行和大庆油田产量下降历史拐点双重挑战,应对挑战必须发挥优势、注重工业、多点培育,其中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重要举措。”今年5月,黑龙江省高规格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大会召开,陆昊省长会上强调用大学生创业冲击铁饭碗思维。当天还发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降低门槛、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等八个方面30条“真金白银”政策的让创业的大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休学创业大学生学籍可保留8年;取消户籍证明、创业培训合格证、自主创业证等大学生创业前置条件;投入2亿元专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手续,取消反担保条件,在政务大厅开设专门窗口,实行担保公司和银行部门“一站式”服务;每年安排1亿元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
  据了解,截至9月底,黑龙江省省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数2048人,同比增长46%,带动就业2956人;毕业生创业人数1320人,同比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