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完成区域卫生发展编制规划 资源倾斜基层

14.09.2014  13:17

  黑龙江日报9月14日讯 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截至9月上旬,我省13个市(地)均已编发完毕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布,使全省各地群众对本地区未来卫生事业的发展蓝图有了知情权、享有权和监督权。

  7月中旬,在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培训班上,省卫生计生委对13个市(地)上述两个规划(2014-2020年)编制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提出要着眼于深化医改的需要、发展扶持社会办医的需要及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需要,通过精心设计和制定两个规划,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结构优化及布局调整,把百姓“病有所医”落到实处。同时由省卫生计生委体改处会同规财处、医政处举办了相关培训班,对两个规划制定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本地区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于三级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卫生资源十分紧缺的现状,牡丹江市在提出“十三五”期间建成设备健全、功能完善、水平较高、方便廉价、反应迅速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设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鹤岗市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分层次、按功能、就近就医、逐级转诊的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模式,全体居民实现疑难重病在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医疗机构就诊,形成比较科学的分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哈尔滨市提出,将在各个区选择1-2所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医疗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在郊区、新区至少设有一家三级综合医院。通过多种方式调整转型现有二级医院,其中服务能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的二级甲等医院,可提升为三级医院,定位相当于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大力加强康复和老年护理的医疗机构建设,并作为连接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延续性医疗机构,构建“治疗—康复—社区和家庭”的医疗服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