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寒地黑土上的司法温暖

05.05.2015  17:11

        推行司法为民便民“三化诉讼服务”新机制,破解群众诉讼难题。2014年以来,黑龙江高院下大力气解决“六难三案”问题,组织全省三级法院深化高院出台的“司法便民30条”,针对黑龙江省气候寒冷、地域宽广、点多线长等给群众诉讼带来的不便,建立了标准化、人性化、网络化司法为民便民新机制,在全省法院推行了“一站式”立案诉讼服务,通过立案专项督导、专项通报制度规范全省法院立案工作,邀请专家学者、代表委员作为第三方参与接谈、听证案件,有效发挥专业优势和社会影响化解信访案件;健全了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威慑机制,开展多项涉民生专项执行活动;加强了便民诉讼服务网络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巡回审判点、诉讼联络员“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基层便民诉讼服务网络;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加强预约立案、繁简分流、速裁办案、就地结案等便民利民措施,清除群众诉讼障碍,全省法院一审民商事、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分别达到77%和43.2%,为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1186.7万元,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指定援助律师320人次,让司法温暖更多地惠及寒地黑土上的人民群众。

        齐齐哈尔:嫩水清纯    为民牵肠

        “便民联系卡真好,一个电话,法官就来我家把事解决了。”2015年3月,黑龙江省拜泉县自新村张老汉,逢人就笑呵呵地说。

        前些日子,卧病在床的张老汉和5个子女就赡养问题起了争执。他想到法庭起诉,苦于行动不便。一天,他在床边摸到了一张拜泉县法院三道镇法庭“便民联系卡”,试着给法庭打去了电话。法庭当天就赶到了张老汉家受理了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当庭达成了赡养协议:从大儿子开始,五个子女轮流接张老汉养老。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出台了司法为民便民服务措施“38条”。三道镇法庭发放“便民联系卡”,为“鳏、寡、孤、独”群众、老年人“电话预约立案”“上门办案”,就是“38条”在司法为民便民工作实践中的一个缩影。

        坚持群众路线,回应社会期待。2014年,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下大力气解决“六难三案”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各届意见建议,梳理形成15类26个问题,针对问题出台了司法为民便民“38条”,制定了统一执法尺度的土地承包和民间借贷案件“两个问题解答”,建立了申诉复查、减刑假释、执行异议和涉诉信访案件 “三听一审”机制,一项项为民新机制,一个个便民好举措,为辖区百姓送上了司法温暖、便利和公正。

        “嫩水清纯,我心流淌。清廉似水,为民牵肠。”这首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编写的院歌《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为民牵肠”唱出了法官司法为民便民心声。

        一站式服务:让群众感受诉讼温暖

        2014年5月份,年过半百的刘某走进了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大叔,您有什么心事?”今天在“导诉台”值岗的一名法院干警,看刘某在起诉窗口转来转去,主动上前问道。

        “我家有点事,可不知道咋办?”刘某从一个黑塑料袋里拿出了一本房屋产权执照。原来,过世的父亲留有一栋房产,刘某和两个弟弟都想继承。

        导诉干警热心地进行了诉讼指导。

        2014年,碾子山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增设了“导诉台”,该院年轻干警每日到导诉台轮岗,要求对群众主动提供诉讼咨询、引导服务,让群众一扫来时忧愁,舒心离去。

        “我到法院之后,只上过小学的我,发了懵。不打吧,心里还憋气。”刘某说,多亏了小法官,给他拿了小册子,解释了继承纠纷的起诉规定,指导他准备了材料,立上了案子。一周,他的事就解决了。“以前听说打官司难,但我觉得,现在到法院打官司一点都不难。

        齐齐哈尔中院非常看重群众第一印象,着力解决告诉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制定了全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标准,指导16个基层法院全部都建成了诉讼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了诉讼咨询服务台、立案审查受理窗口、信访接待窗口,为群众提供诉讼咨询指引、信访接待、立案审查、案件查询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还设置了诉讼咨询引导员,主动向当事人提供举证须知、诉讼风险提示等指导性材料,热心、耐心、细心并温馨地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纠纷的解决方式。还通过法院政务门户网站网上预约立案窗口、电话、视频等远程预约、网上立案,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上门立案。

        人性化办案:让群众感受诉讼方便

        2014年9月14日,周日。下午2时,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一名80多岁的万老汉冲进了榆树屯法庭,看见了姜宏彬庭长后,焦急地说:“求求你们了,赶紧帮我把羊追回来吧。晚了,这羊可就没了。”原来,万老汉养了18只羊维持生活。当天上午万老汉出门后,他的智障儿子将这18只羊低价全卖了。

        榆树屯法庭有一个“假日法庭”便民制度,每个双休日都安排法官值班,遇有群众急事难事,当天受理,紧急办理。

        当天,姜宏彬根据万老汉提供的“水师村姓韩的人”简单信息,主动联系水师村的法庭诉讼信息员、驻村公安干警,找到了买羊人,当天就立上了案件。1个小时后就在水师村巡回开庭审理,买羊人与万老汉达成了退羊返钱调解协议。

        “法庭要是再晚来一会,我就把这些羊卖了。”没挣着这个“俏钱”,老韩很“遗憾”地说。

        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规定,根据案件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全市两级法院要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办案、假日法庭等活动。对因特殊情况无法在法院正常工作时间参加开庭的当事人,可以预约在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开庭,或者由法官到不便出庭当事人居住地开庭审理。

        16个基层法院围绕这条规定抓实践创新,让当地群众在司法便民上有更多获得感。拜泉县法院对节假日回家探亲的外出农民工推出了“无假日法庭”,节假日期间有案即理。铁锋区法院“老年人维权合议庭”到老年人病床、家中、居住的社区开庭审理,仅2014年就上门办案87件。甘南县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与辖区各村屯基层调解组织建立联动调解机制,有纠纷法庭就巡回就地开庭,与村调解组织就地调解,让纠纷化解在农村。

        “我们有一个便、快、导、询、巡、联‘六字工作法’,筑牢司法亲民观念,筑实司法便民作风,不断提高司法为民能力和水平。”龙江县法院院长高峰介绍说,他们对年老、病人上门办案,注重“方便”;对简单案件立案到裁判一律“从快”;对法律能力缺乏者做好依法维权“引导”;对辖区百姓咨询法律问题提供电话、微信平台“咨询”;每月固定到边远村屯“巡回审判”;与社区村屯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经常“联动解纠纷”。

        司法责任制:让群众感受司法公正

        “早上6点,我与丁项涛早早起床,约好一起去银行查封。今天早晨要查封账户的信息是昨天16点20分得到的,当时银行快下班,我们没有时间赶过去查封账户。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今天一早就要赶去银行办理,看到账户中存款一分没动,我悬着的心落了地。”这是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法院新考录工作人员张森在《执行法官的一天》中写的一段话。对申请执行人要负责任,张森第一次上岗,就对齐齐哈尔法院推行的执行责任制有了强烈感受。

        2014年,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出台了《执行责任制实施办法》,以“责任制”为纽带,倒逼执行法官认真办好每一起执行案件,追求个案执行公正,从根源上消除产生“执行难”的内部因素;以“责任制”为驱动,全市两级法院积极拓展执行威慑机制,利用媒体、互联网曝光了112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促进了47起案件的执结。中院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协调两级法院对“钉子案”“骨头案”合力攻坚克难,协调检察、公安机关打击拒执罪“快立、快捕、快审、快执”,联合工商、银行等部门全面围堵失信“老赖”,执结了当地关注的嘉信公司多起执行案件,为73名申请执行人发放2300余万元执行款。克东县法院用5天时间,为一停建工地300余名农民工执行回680余万元工资款。

        为回应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期待,齐齐哈尔法院自2014年起,推出了审判、执行、监督责任“三大机制”改革,实行了审判、执行责任制,建立全社会执行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深化审判监督责任机制改革。

        “我们就是要抓好审判执行责任制,从根源上清除‘六难三案’生存的土壤,让全市法官面对审判瑕疵,更加严细;面对审判责任,更加担当;面对鹤城百姓,更加真诚。”齐齐哈尔市中级法院院长郝伟夫说。

        为推进“三大机制”,2014年,齐齐哈尔法院还开展了案件质量、裁判文书、审判流程“三评查”和诉讼积案、执行积案、信访积案“三清理”等活动,目前,两级法院诉讼案件审限内结案率达到100%,清理范围内积案执结率达到100%,旧访案件下降了66.67%,两级法院依法应当公开的7492份裁判文书全部向社会公开,全年有945名人民陪审员参加了5041起案件的陪审,邀请了19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了94起案件庭审。

        “齐齐哈尔市两级法院能够切实转变作风,多次开展向代表、委员以及普通诉讼群众征求意见、回访等活动,加强了与诉讼服务对象的沟通与联系,并将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将贴心的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全国人大代表王月清说。

        嫩江法院: 打造安居乐业司法通道

        黑龙江省嫩江县塔溪乡71岁老人张玉岭于2004年帮助同村的文某偿还了信用社贷款13000元。文某于2013年去世后,文某妻子拒绝承担这笔债务,张玉岭将文某妻子起诉到了嫩江县法院郊区法庭。

        “法庭为我的案件给被告打电话,被告不接。几次到被告住处送达,都不开门。但法官还去送达。我很感动,就写了《唱给大盖帽的歌》。”张玉岭说,今年,他将这首歌献给了郊区法庭,表达对法官的敬意。

        记者在郊区法庭看到了这首歌词:“法官在人们眼里自在清闲,有谁知他们的酸甜苦辣咸。爬山涉水顶着烈日走访,三九严寒踏着积雪办案。时刻把公平装在公文包里,无时不把正义揣在心间。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一切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这是群众对司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激励和鞭策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进完善司法为民便民机制,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司法实惠、司法便利、司法温暖。”嫩江县法院政工科负责人说,2014年,他们根据辖区群众需求,改进完善了诉讼服务中心、化解民间纠纷机制、执行联动威慑三项建设,着力打造司法便民“三个通道”。

        ——打造立案“绿色通道”。嫩江县法院成立了诉讼服务中心,推出了便民服务台、诉前指导、判后答疑、院长接待、材料转交等“一站式”服务。实行了立案限时办结制,对劳动争议、赡养、抚养案件,当天审批,当天转入业务庭,第一时间进入调解和审理阶段。对偏远乡镇群众预约立案、巡回办案,上门解纷。

        ——打造化解纠纷“网络通道”。嫩江县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为人民调解员设立了民间纠纷调解室,立案人员发现适用非诉方式更利于解决纠纷,建议双方当事人先到调解室处理。达成调解协议的,依据当事人申请,当即对调解协议依法司法确认。6个基层法庭还在辖区14个乡镇设立了固定巡回办案点,在全县141个行政村聘请了173个诉讼联络员,方便当事人就近、快捷诉讼。在巡回调解、就地调解时,邀请吸纳纠纷地诉讼联络员、人大代表、基层调解组织人员参加调解,还选择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民间借贷等典型案件公开开庭审理,请旁听群众发表调解意见,让解决方案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当地风土人情,让双方当事人都能接受,不致因“一场官司百年仇”。

        ——打造执行“联动通道”。嫩江县法院成立了执行工作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建立了规范执行立案、执行措施、执行款物管理、评估拍卖行为的内部监督通道,让执行流程通畅,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执行“中梗阻”现象。与公安、工商、房产、金融等部门联络合作,在乡镇、街道聘请了执行联络员,动员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同时,综合运用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责令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对拒执者司法拘留等执行强制和惩戒措施,适时采取“执行到期债权”“以物抵债”等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执行和解、自动履行率显著提高。2014年,该院共执结775件执行案件,以执行和解、自动履行方式执结案件382件,占结案总数的49.3%。

        讷河法院:让执行老赖不再任性

        2014年3月,刘兆才等5名农民工从讷河法院执行法官手里接过了讨要回来的近10万元工资款,忆起了5年来讨债的酸甜苦辣,目睹法院“千里追击”的艰辛,感慨地说:“这样为百姓负责任的执行团队,老赖,你还敢任性吗?

        2014年,讷河市法院建立了攻克“钉子案”团队执行新机制,即当被执行人采取人间蒸发、以“合法方式”处置财产等逃避执行时,法院抽调精干执行员组成团队,同时进行找人、查财产、调查证据等工作,多角度、全方位、主动联动执行,无假日限制,无工作时间规制。

        刘兆才申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王某经营一个加工厂,在欠刘兆才等5名员工近一年的工资的情况下,偷偷卖掉了厂房歇业。刘兆才发现后,给王某打电话,王某不接电话。到王某家找他,王妻说他在外地做生意,一直不曾回家。

        刘兆才等5人将王某告上了讷河县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王某三个月内偿还拖欠的工资款。三个月后,刘兆才等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去执行王某时,王某“人间蒸发”,向王某亲戚了解,都说多长时间也不联系他了。

        守株待兔。执行人员每天清早和晚上天黑后都要到王某家附近“蹲守”一段时间。几天后,王某的妻子来法院说:“别到我家找他了,我和他离婚了。他欠钱,你们找他要去。”王某妻子拿出了离婚证。

        “他是假离婚。”刘兆才看了离婚证后说,他淘到了王某和王妻联系的新电话号码,说王某躲在南方一个城市里。

        时间就是执行机遇。讷河法院迅速组建了执行团队,一队与刘兆才赶往王某躲藏的城市去找王某执行,一队调查王妻离婚是否“假离婚”和财产处置情况,及时锁定证据。

        事情很快明朗。王某把房产过户他人,还与妻子“假离婚以逃避执行。法院依法查封了王某转出的财产。同时,找人这一队也传来捷报,经执行法官在南方某城市内“明察暗访”和蹲守王某住处,最终找到了王某,对其采取了执行强制措施。看到自己设计的“伎俩”在法院执行团队前一一失效,王某偿还了拖欠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