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五常大米保卫战”的标本意义

17.12.2015  08:54

  □毕诗春

  近期,我省多部门联动打响“五常大米保卫战”,截至目前,全省查扣涉嫌假冒大米200多吨、包装物43万件,共立案128件,移送公安机关5件。

  五常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五常大米的营养与味道。清乾隆年间就有赞誉五常大米的记载,一度成为皇室独享的御贡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称其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乃名副其实。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五常大米品质优良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让造假者垂涎,以至于屡遭“李鬼”冒充。假货的泛滥,是对真品的玷污。保护好绿色食品的品牌不受侵犯,是发展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食品加工,打造健康“大厨房”的基础。对此,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要打一场五常大米品牌营销与保护的硬仗、持久仗,而且必须要打胜。

  近年来,特色食品领域的茅台打假、阳澄湖大闸蟹打假、褚橙打假等都在艰难中进行。打假之难,世人皆知。我省没有因任务艰巨而退避畏缩,而是在一次次战役中积累经验、找到路径,用钢铁手段和方法创新,保卫品牌的纯洁,捍卫农民的辛劳。在我省多部门集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严厉打击假冒五常大米专项整治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捍卫五常大米这一知名品牌的决心,也看到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担当,还看到企业和政府采取线上和线下齐管、省内和省外联动的方式创新。

  从一定程度上说,正在进行的“五常大米保卫战”具有标本意义,为我省其他绿色食品的品牌保护树立了样本,也为我省绿色食品发展增强了信心。“五常大米保卫战”正在推向纵深,在捷报频传中五常大米的品牌将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