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工业经济所所长李丽萍文章

24.08.2020  17:08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李丽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与第一卷、第二卷中的观点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中都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长期以来,我党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治水防涝到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划定生态红线,再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写入宪法和党章,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的地位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的饮食需求从“吃饱”向“吃好”转变,总体需求从“生存”逐渐向“生态”转变,无论是天蓝、水清、林成荫,还是蛙鸣、蝉噪、百鸟啼;无论是养眼洗肺、解乏去累,还是看山望水忆乡愁;无论是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还是绿优特新,满足舌尖,都成为老百姓的热切期盼。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最高理想;“人和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克思对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客观描述。回顾中外历史,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的例子不胜枚举,受到了自然无情的惩罚,需要我们像保护眼睛、保护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资源的循环和再生利用为手段,实现永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比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千篇一律的楼宇风光,晨光中炊烟袅袅、夕阳下碧水荡漾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民宿,以及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的林区成为老百姓旅游康养目的地,广泛游客纷至沓来。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伴随着“蓝天保卫战”和“清霾”“碧水”“净土”等系列污染防治战役积极有效推进,依法治理等战术不断完善,不仅会有效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逐渐推动人们生态意识、环保理念不断的提升和转变,美丽中国成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已蔚然成风,大家携手为生态环保作出贡献。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山水田林湖草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系统,任何一方都不能被破坏。在我们熟知的传统文化作品中,山水、云林、霜雪、竹林等自然景物总是同时出现,就如同山水田林湖草一样,是一个生态体系,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律。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完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长江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为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据统计,2000到2017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跃居全球第五,在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我国。不仅森林将继续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自然资本,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屏障,而且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天空、海洋、森林等生态环境将在全球各国的保护下,成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乐园,持续提升地球的健康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龙江担当

          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对我省来说,既要稳面积、提质量,通过降低化肥农药施用、减少农膜地膜施用等措施,有效减少污染,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地力;也要强科技、提效率,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及先进农机、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建设,推动藏粮于技;还要抓主体、抓示范,有序推动休耕轮作,以生态安全保障粮食安全。

          深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多次提出重要指示,在2016年“两会”期间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16年在我省考察时提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在2018年更是赋予我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责任。我省既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也要在坚持生态红线的基础上,找需求、挖内涵,推动冬夏两季旅游产业发展;还要抓融合、抓拓展,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增添更多时尚、文化元素。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抓手,有序推动钢铁、煤炭落后产能和“散乱污”企业退出。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为抓手,破解焚烧秸秆问题。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推动补起相关领域短板,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以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为抓手,倒逼水资源保护。注重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无人机、APP软件在污染防范领域的应用。加大正反两方面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的同时,形成警示震慑。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所长)

            摘自《黑龙江日报》2020年8月14日理论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