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奥瑞德“蓝宝石”夺目世界舞台

29.08.2016  19:03
  我省“十二五”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贡献奖获奖项目巡礼之一
  □本报记者彭溢
  在日前开展的我省“十二五”科技创新成果展的核心展区,一个看上去像冰柱、摸着像玻璃一样的晶体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蓝宝石晶体,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大上”的领域,还可用于手机摄像头、高端手表的表镜等“小而美”的领域,以满足公众对高品质的需求。
  这项科技成果来源于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尺寸蓝宝石衬底及光学窗口的工程化研究”项目产业化。“十二五”期间,该成果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9亿元,利润总额3.96亿元,纳税6175.9万元。其蓝宝石产品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超过15%。日前,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该项目获得我省“十二五”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贡献奖。
  教授“出山”打破欧美垄断
  蓝宝石的生长、加工技术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属于军工高端技术,在欧美处于严格保密状态。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不再受制于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教授左洪波带领团队开始了自主研制蓝宝石的道路。10年前,在制作蓝宝石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左洪波走出实验室,以2000万元资金起步创办了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蓝宝石产业化进军。
  虽然蓝宝石做成的手机屏幕耐磨耐刮、不容易摔碎,但它生长时对环境的要求特别严格。在蓝宝石生长周期内,一旦出现停水、停电,轻则造成炉内晶体重新生长,降低长晶效率,增加成本,重则造成单晶炉损坏,损失巨大。奥瑞德在产业化初期,经历了多次停水、停电等突发事故,但即便在寒冬深夜,企业员工仍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今,奥瑞德蓝宝石晶体的产能不断上升,质量日趋稳定。
  奥瑞德逐渐从加工蓝宝石晶棒、晶块等产品的粗加工模式,延伸到衬底片及光学窗口片等产品的后道精加工模式。2008年,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奥瑞德承担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大尺寸蓝宝石衬底及光学窗口的工程化研究”。在对俄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用于生长直径大于300mm光学级蓝宝石单晶的“冷心放肩微量提拉法”、蓝宝石单晶的定向切割技术和超声振动加工技术等,突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相应技术领域的垄断和封锁,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LED产业持续提供了高品质的蓝宝石衬底,提高了我国在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借壳上市延伸产业链条
  技术领先使奥瑞德底气十足。2011年,在全球蓝宝石行业巨头纷纷减产时,奥瑞德毅然投资3.85亿元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产业园内建厂成立秋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亚洲最大的蓝宝石晶体制品加工制造中心。在稳定原有蓝宝石LED衬底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消费类电子产品及日本半导体衬底市场。据2013年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奥瑞德生产的2英寸蓝宝石晶棒出货量全球第一。其“LED用4-6英寸高品质蓝宝石衬底晶棒”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4年,该企业又在七台河市兴建长晶厂,成立七台河市奥瑞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新一轮逆市扩张。
  就在此时,在中国A股市场上,奥瑞德筹划借壳上市。依靠其蓝宝石的耀眼光辉,壳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连续9个涨停,直至股价翻番。2015年7月,奥瑞德完成借壳上市。随后,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奥瑞德以15亿元收购江西新航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完成了其上市后在资本市场的首次并购。通过整合新航科技在硬脆材料切磨抛加工设备设计及生产方面的优势,奥瑞德增强了在晶片加工方面的技术实力,优化了产品结构,实现了蓝宝石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据统计,2015年奥瑞德主营业务收入达11.11亿元,利润总额3.77亿元,税收8226.89万元,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LED衬底用高品质、大尺寸蓝宝石晶棒和晶片的供应商,技术水平及综合产能居全球第一。
  技术创新引领飞速发展
  10年间,奥瑞德的总资产从2000万元发展到57.16亿元。在很多人眼里,奥瑞德是个奇迹,有人更是用“闪瞎你的眼”来形容其蓝宝石的炙手可热。
  探究缘由,可从奥瑞德的企业文化“科技保证、不断创新”中寻到答案。“技术和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基础是不牢固的”,因此,奥瑞德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自有研发项目。通过在蓝宝石单晶炉结构、蓝宝石生长工艺、蓝宝石产品加工方法及设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企业获得了国家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
  不断向更高峰迈进。奥瑞德采用自有专利技术“冷心放肩微量提拉法”成功制造出230公斤以上级别的蓝宝石晶体生长专用装备,并于今年6月,在宾西生产基地成功生长出第一颗232公斤大尺寸高品质蓝宝石晶体。这项技术创新使其在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
  巅峰技术带来了无限可能。日前,奥瑞德签下了其有史以来的最大订单——与中科钢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金额达7.2亿元的600台“高品质大规格人造蓝宝石单晶炉定制设备”合同。
  有人禁不住问,“这会不会对奥瑞德的蓝宝石市场造成冲击?”奥瑞德人则底气十足地回答:“不会。市场一直都有,只是看谁能守得住。”这份自信,源于对高端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对蓝宝石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相信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奥瑞德会创造出更多更加璀璨的“蓝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