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30.11.2016  10:38
  从中央到省委,两个人才文件一脉相承,为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我省更是抢前抓早,折射出龙江振兴发展路上求贤若渴的迫切之心
  □常春晖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鼓励“科技创新”这个最活跃的的生产力走向经济主战场施展拳脚。此举的推行,为科研人员凭借“知识价值”实现“一夜致富”甚至“一夜暴富”创造了充分可能。
  在顶层设计落地之前,“龙江版本”已经开始实践。科技是驱动发展的强力引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关键期,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发力见效,谁就抢占了发展先机。今年7月中旬,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我省出台《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在“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等5大类20个相关方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对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支持离岗创业等与科研人员收入密切相关方面进行务实推动。从中央到省委,两个人才文件一脉相承,为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我省更是抢前抓早,折射出龙江振兴发展路上求贤若渴的迫切之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不能吸引、集聚和用好人才,关键要看人才发展环境是否具有竞争力。以政策红利来投石问路,诚意付出终有所偿。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后仅一年左右,就已吸引来机器人领域专兼职博士、硕士200名左右,其中有40多位是离开黑龙江后又“回归”的高层次人才,实属难能可贵!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渴望施展才华的舞台。“凤还巢”的启示告诉我们,我省不少领域、不少行业,具有吸纳人才、成就事业的优质土壤。而人才政策效应的集中释放,好比催芽的肥料,正在叩开各路人才竞相发展的机遇窗口,邀请有识之士在龙江广阔天地大展作为。
  作为科技资源大省,我省平均每年产出1500余项科研成果,但产业化应用不足三分之一,对比悬殊。一些科技成果长期“束之高阁”,转化动力不足,商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创新奖励不到位,科研人员“获得感”不强。鼓励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方式改革,是科技成果转化接力赛中的“关键一棒”,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让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让科技人员与收益对接,促进“知本”向“资本”转化,既可让广大科研人员合理合法增加直接经济收入,也有助于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风吹向哪里,种子就会在哪里发芽。不管是增加知识价值分配导向也好,还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奖励也罢,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乘着自上而下的政策东风,推动科研人员凭借创造性劳动“名利双收”,让他们轻松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创造更多成果,推动更多创新,驱动更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