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辽、吉、蒙比较分析

17.11.2014  15:52

科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会日益增强。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反馈的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相关数据,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跃程度、自主创新人力投入、自主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绩效产出等方面,分析了全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特点,并与辽宁、吉林、内蒙古做了比较,指出了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形势充满挑战,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情况下,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人员和经费投入保持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机构保持一定发展,企业自主创新产出有所提高。2013年,我省工业企业R&D(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5.1万人,比上年增长6.3%。R&D经费投入95亿元,增长4.9%。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年共实现新产品产值607.6亿元,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683件,分别增长3%和24.1%。与辽宁、吉林、内蒙古比较看,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有以下特点。 ⒈自主创新活跃度居四省区首位。 所谓的自主创新活跃度,即有R&D活动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2013年,全省有自主创新活动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7.5%,位居全国第24位。分别比全国平均和排名第一的天津低7.3个和24个百分点。在四省区中,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高1.1、2.8和1.6个百分点。从有自主创新活动企业绝对数看,我省为331户,分别比吉林、内蒙多79户和73户,是辽宁省的30%,是全国有自主创新活动企业数最多江苏的2.3%。    ⒉创新平台的设置率四省区最高。 所谓的科研机构设置率,即有研发机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之比。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设置率为5.2%,排全国第26位。分别低于全国平均及排名第一的江苏6.4个和27.1个百分点。在四省区中,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高2、1.9、1.4个百分点。 ⒊户均创新人员投入四省区第一。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5.1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位居全国第18位。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总数是全国R&D活动人员投入最多广东的9.6%。从东北区看,分别比吉林、内蒙多1.8万人和1.9万人,比辽宁少4.5万人。分户均看,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R&D活动人员12人,排名全国第8位。比全国户均多3人,比全国户均最多的北京少10人。在东北区中,户均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高6人、6人和5人。 ⒋户均创新经费投入东北区第二。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95亿元,位居全国第21位,是全国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排名第一江苏的7.7%。从四省区看,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仅比吉林多25.2亿元,比内蒙少5.4亿元,是辽宁的28.5%。从户均看,我省户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16亿元,位居全国第12位。比全国平均户均少9万元,是全国户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省区排名第一北京的36.9%。在四省区中,户均分别比辽宁、吉林多23.4万元和86.1万元,比内蒙少12.1万元。无论是总量还是户均,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经费支出首次低于内蒙。 ⒌R&D经费投入强度排四省区最前。 所谓的R&D经费投入强度,就是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力度的重要指标。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9%,位居全国的第14位,比全国平均R&D经费投入强度低0.11个百分点,比全国排名第一的上海低0.22个百分点。在四省区中,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高0.04、0.38和0.19个百分点。 ⒍高技术企业户均创新实力较强。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户均高技术企业R&D活动人员39人,高居全国第3位,比全国户均多14人,比全国户均排名第一的贵州少22人。在四省区中,户均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多26人、30人和33人。户均高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总额1152.4万元,同样高居全国3位。比全国户均多696万元,比户均排名第一的陕西少298.2万元,分别比辽宁、吉林和内蒙多426.4万元、968.7万元和997.4万元。 ⒎政府对企业创新力度支持较大。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际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18.6亿元,居全国第8位,比全国排名第一的广东少20.3亿元。在四省区中,比吉林、内蒙多15.5亿元和14.8亿元,比辽宁少7.5亿元。从政府资金占全部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看,我省政府资金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19.6%,位居全国第2位,比排名第一的陕西低1.8个百分点,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分别高11.8、15.2和15.8个百分点。 ⒏创新产出效果好于吉林和内蒙。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4282件,位居全国第21位,是专利申请全国排名第一省区广东的4.4%。从四省区看,专利申请分别比吉林、内蒙多1762件和2220件,是辽宁的36.8%。其中发明专利1683件,排名全国第20位,是发明专利申请全国排名第一省区广东的3.6%。从四省区看,分别比吉林、内蒙多712件和702件,是辽宁的32.3%。 ⒐大型企业依然是自主创新主力 。2013年,从企业规模分组看,我省大型工业企业132家,其中有R&D活动企业55家,占全部大型工业企业的41.7%,比中小型有R&D活动企业占其总数的比重高出34.9个百分点。从R&D活动人员投入看,大型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人员4.0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的78.4%。其中研究人员2.5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人员的82.9%。从R&D活动经费支出看,大型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79.3亿元,占全部R&D活动内部支出的83.5%。无论是R&D人员投入还是R&D经费投入均近八成或超八成以上。 ⒑国字号企业创新投入力度较大。 2013年,全省国有控股企业460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5%。其中有R&D活动92家,占全部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企业20%。比其他非国控股企业有R&D活动企业占其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高13.9个百分点。全年国有控股企业从事R&D活动人员4.1万人,占全部R&D活动人员的80.4%。其中研究人员2.6万人,占全部研究人员的86.7%。国有控股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79.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83.9%。 ⒒央企仍是我省自主创新的主体。 央企在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中投入力度大,支撑作用明显。2013年,按隶属关系分组看,中央属企业10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其中有科技活动企业41家,占全部央属工业企业的40.2%,有R&D活动企业达到四成多,高出地方属有R&D活动工业企业占其全部企业总数比33.4个百分点。从R&D活动人员投入看,中央属企业从事R&D活动人员3.3万人,占全部R&D活动人员的64.7%。其中研究人员2.1万人,占全部研究人员的70.5%。从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看,中央属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8.6亿元,占全部R&D活动内部支出的72.2%。平均每家中央属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320人,是地方属平均每家企业的74.4倍。其中户均研究人员202人,是地方属平均每家企业的101倍。央属工业企业户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725.6万元,是地方属平均每家企业的109.4倍。 ⒓“哈大齐”工业创新支撑力度较强。 2013年,分地区看,哈、大、齐市三市R&D活动人员总计4.6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的90.2%。其中哈尔滨市2.2万人、大庆市1.6万人、齐齐哈尔市0.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3.1%、31.4%和15.7%。三市R&D活动人员中的研究人员2.7万人,占全部研究人员的90.6%,其中哈尔滨市1.1万人、大庆市1.1万人、齐齐哈尔市0.5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6.9%、36.9%和16.8%。从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看,哈、大、齐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合计87.3亿元,占全部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91.9%,其中哈尔滨市51.9亿元、大庆市24.8亿元、齐齐哈尔市10.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6%、26.1%和11.2%。  

二、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看,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企业自主创新经费和人员投入也有小幅增长,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但从东北区及全国的比较和自身发展看,我省工业企业还在着自主创新投入增长乏力,创新产出能力不高,以及还存在着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创新活动及创新活动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⒈九成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活动。 2013年,我省40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自主创新活动,比上年增加461家,占全部企业总数达92.5%。没有自主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比上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没有自主创新的工业企业进一步增多。无自主创新活动企业占比比全国低4.1个百分点。自主创新成为我省极少数工业企业的“专利”。从长远看势必影响和制约我省工业的健康发展。 ⒉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创新平台。 2013年,我省41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比上年增加492家企业,占我部企业总数的94.8%。没有自主创新活动平台的企业占比比上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无自主创新活动平台企业占比比全国低9.6个百分点。这势必将造成我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下降,同时也影响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⒊中小企业创新投入力度较小。 2013年,我省中小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66家,从事R&D活动人员仅为1.1万人,平均每家企业仅3人,仅为大型工业企业户均的0.9%。其中研究人员0.5万人,平均每家企业1人,仅为大型工业企业户均的0.6%。从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看,中小型企业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15.7亿元,户均仅36.8万元,仅为大型工业企业户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0.6%。 ⒋创新投入增速全国排名靠后。 从自主创新人员和经费投入增速看,我省排名均靠后。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投入比上年增长5.8%,位居全国22名。低于全国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比全国增幅排名第一的贵州低15.5个百分点。从四省区看,仅高于吉林,比吉林高1.9个百分点。分别比辽宁、内蒙低7.9个和16.3个百分点。我省R&D活动内部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了4.9%,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比全国平均增速低10.6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R&D活动内部经费支出排名第一海南低14.9百分点。在四省区中,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低10.2、10.6和12.1百分点。 ⒌企业创新协作支出力度不强。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外部支出5.3亿元,位居全国第22位,是全国R&D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排名第一广东的9.8%,不到其十分之一。从四省区看,R&D活动经费外部支出仅比内蒙多1.9亿元,分别仅是辽宁、吉林的42%和29.9%。其中对国内研究机构支出2.3亿元,位居全国第24位,是对国内研究机构支出排名第一的山东9.9%。从四省区看,仅高于内蒙0.5亿元,分别是辽宁、吉林的51.1%和25.3。其中对境内高校支出1.8亿元,位居全国第18位,是全国对境内高校支出排名第一山的10.6%。从四省区看,仅高于内蒙0.9亿元,分别是辽宁、吉林的64.3%和29.5%。 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差。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2亿元,比上年减少52.4%。排在全国23位,比上年下降5位,是排在全国第一上海的2.8%。从四省区看,比吉林多1.2亿元,分别比辽宁和内蒙少3.7亿元和15.5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0.5亿元,比上年减少64.3%。,排在全国第27位,比上年下降了3位。是排在全国第一上海的2.3%。从四省区看,分别比辽宁、吉林和内蒙少5.5亿元、0.4亿元和5.6亿元。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支出比重看,我省为27.4%,比上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25位,比上年下降了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8个百分点,是全国排名第一贵州的10.8%。从四省区看,分别比辽宁、吉林和内蒙低76.6、84.7和7.2个百分点。 ⒎技改和购买国内技术投入最少。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52.4亿元,比上年减少20.6%,排在全国第24位,下降了1位,是排在全国第1位江苏的8.2%。从四省区看,只比吉林多3.3亿元,分别比辽宁、内蒙少104.9亿元和4.6亿元。全省购买国内技术经费1.4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排在全国23位,提升4位,是排在全国首位江苏的3.4%。从四省区看,分别比辽宁、内蒙低5.4和3.7亿元,比吉林高0.8亿元。 ⒏工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下降。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R&D经费支出总额之比为57.6%,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的第25位,比全国平均占比低12.6个百分点。在四省区中,分别比辽宁、吉林、内蒙低17.1、0.7和28.1个百分点。我省在四省区工业企业中,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R&D经费支出总额之比是最低的,工业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下降。 ⒐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2013年,从新产品产出看,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582.5亿元,比上年增长3%,位居全国第24位,与上年持平,排名靠后,是全国排名第一省区江苏的3%。从四省区看,分别比吉林和内蒙少的120.7亿元和46亿元,是辽宁的14.2%。从产出口看,全省新产品出口39.4亿元,比上年减少14.7亿元,减少了27.2%,位居全国第21位,比上年下降1位,是全国排名第一省区广东的0.7%。从四省区看,新产品出口比吉林、内蒙多0.5亿元和6.3亿元,是辽宁的10.6%。 ⒑节能减排项目创新投入较少。 从项目技术经济目标看,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节能减排等低碳环保的R&D研究项目不多,创新人员和创新经费投入不大。2013年,全省工业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三类技术经济目标R&D活动项目合计为111项,占全部限额以上项目的5%。分别为51项、20项和40项,分别占全部项目的2.3%、0.9%和1.8%。三类项目R&D活动人员合计1318人,占全部项目人员的4.1%。三类项目R&D活动人员分别为659人、317人、342人,分别占全部限额以上R&D项目活动人员总数的2%、1%、1.1%。三类R&D活动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合计4.3亿元,仅占全部限额以上R&D活动项目经费支出的5.6%。三类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1.4亿元、0.8亿元、2.1亿元,分别占全部项目经费支出的1.8%、1.1%、2.7%。  

三、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和制约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原因主要在于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不给力,全社会积极倡导自主创新的大气候还没有真正形成。为此,我省工业企业要时刻牢记创新、自主创新永远都是进行时,坚持创新、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常态,全方位大力在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和水平上下真功。 ⒈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上下真功。 要紧紧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大力宣传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意义。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和引导,进一步强化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意识。要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家参加科技创新的培训和学习,真正营造出一个全社会都崇尚科技创新的氛围,时刻引导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意识。创新、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内涵发展的关键,也是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必由之路。 ⒉在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上下真功。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水平的人才,谁就能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为此首先要把实施技术创新人才战略作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努力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使用的科学机制。其次要创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来去自由、待遇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绩效优先、体现价值的人才分配机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才市场服务体制。率先实现我省科技人才的跨越发展,在优势技术领域率先建成国家级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级高水平科技智库。 ⒊在加大企业技术平台建设上下真功。 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是企业科技创新重要的平台和基础。加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就是要各级政府和企业自身加大政策倾斜、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要在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之机,借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新规划实施之机,在科研基建和科研仪器设备的建设上给予政策上、资金上和税率上更多的优惠。同时要采取提高工资和加大奖励力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把高素质的优秀科技人才吸引到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中来,从而提高我省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使全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⒋在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上下真功。 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是要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和工艺,提高全省工业企业的设备水平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消化吸收和投入力度,提高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水平。同时又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努力引导企业进入技术市场。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不断为产、学、研、金、介创造更多沟通联系的场所和媒介,使科技成果真正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更多地造福社会和人民,进一步推动全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和提高。 ⒌在推动中小企业研发力度上下真功。 多年来中小企业成为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短板,中小工业企业研发活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我省要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契机,真正下放权力,能给市场做的要尽量还给市场,真正为企业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确实要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发展。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上、在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上、在地方的税收政策上,都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真正发挥中小企业创建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和私营企业的吸收新技术快,竞争能力强,经营灵活等特点,实现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全省工业科学稳步发展。 ⒍在强化全方位的创新能力上下真功。 为了改变哈、大、齐工业三强长期鼎立,其他地区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的局面。我省要加强企业创新弱势地区和行业的发展,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结合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条件和特点,优先考虑和扶持弱势地区和行业发展。我们不但要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更要在新产业布局上,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地投放到弱势地区和行业。同时,对原油、原煤、原粮等“原字号”企业更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精深加工上作好文章,延长其产业链,使“原字号”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 ⒎在加强企业对外创新合作上下真功。 以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我省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软硬环境的优势,大力引进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高技术人才、技术和项目,在政策、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上层次、上水平,努力争取他们到龙江来,提升引进人才、技术和项目的水平。在加大对俄合作的同时,也加大对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只有通过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才能从源头上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促发展,建立起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全省经济的结构调整、质量和效益提高和稳步增长。 ⒏在实施龙江知名品牌战略上下真功。 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创造出更多有特色有科技含量的龙江名牌龙头产品。就是要充分利用我省现有的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新产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要更好地依托我省老工业基地优势,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以创建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真正以名牌战略和市场占有率为核心,做好那些大科研项目,对全省工业经济有关键影响的大项目,有利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大项目推动工作,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更多更好的龙江知名品牌。 2013年全国分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指标情况表
    企业数 有R&D活 动的企业 R&D人员 合      计 R&D经费 内部支出 研发机 构  数 新 产 品 销售收入 发明专利申      请
  万元 万元
合    计 369741  54832  3375912 83184005 51625 1284606903 205146
北  京 364  1059  79368 2130618 632 36727656 9240
天  津 5499  1732  93313 3000377 905 55696886 6446
河  北 13968  853  94021 2327418 929 29160256 3054
山  西 3979  327  46544 1237698 240 10272735 1807
内蒙古 4404  258  32210 1004406 240 6285040 981
辽  宁 17297  1100  95912 3331303 758 40931774 5226
吉  林 5376  252  32841 698136 208 7031878 971
黑龙江 4398  331  51198 950335 258 5825023 1683
上  海 9796  1661  116806 4047800 890 76883835 11377
江  苏 48771  12283  510930 12395745 17996 197142112 33090
浙  江 39552  10824  337155 6843562 8278 148820993 15036
安  徽 16184  2369  127627 2477246 2737 43790809 10866
福  建 16120  2286  130227 2791966 1448 34400997 5475
江  西 8126  954  46599 1106443 710 16829309 1669
山  东 40467  3747  326793 10528097 3897 142841782 15254
河  南 20573  1705  168212 2953410 1577 47914474 4182
湖  北 14650  1714  128952 3117987 1096 46544784 6119
湖  南 13599  1914  99002 2703987 1445 57246324 6880
广  东 41181  5691  530551 12374791 3700 180137410 47213
广  西 5488  456  30205 817063 447 15866038 2234
海  南 388  63  4678 93567 36 1601202 389
重  庆 5559  668  53781 1388199 546 26961130 2509
四  川 13001  819  92424 1688902 999 24758761 5666
贵  州 3590  179  20026 342541 165 3683200 1516
云  南 3537  394  20323 454278 339 4433810 1167
西  藏 76  228 4617 6 23454 8
陕  西 4751  574  67210 1401480 558 10154791 3161
甘  肃 1981  291  17565 400743 243 6185275 638
青  海 521  40  2940 89540 33 125430 132
宁  夏 1044  127  8638 167494 159 2796416 607
新  疆 2224  152  9633 314257 150 3533318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