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承压转型“勒紧腰带”惠民生

25.11.2015  09:50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1月24日电(记者 李建平 )面对经济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面对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黑龙江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在积极承压转型的同时“勒紧腰带”惠民生。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和8.4%,为403.2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支持66个市县启动193所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这些数据背后所隐含的内容,浓缩成了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集中有限财力,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协调争取资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6.9%,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各级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推进落实,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农村饮水、特困救助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纷纷破题。

  全省不断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泥草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10月末,这个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21.5万套,基本建成15.58万套,农村泥草房改造开工13万户,竣工12.98万户。

  位于齐齐哈尔市城乡接合部的建北棚户区曾是当地“最不宜居住地段”。可如今破败的棚户区被一排排整齐漂亮、高标准建造的杏仁色六层楼房所替代。

  “以前的棚户区叫王屯,脏乱差,雨稍微大一点,屋里全是水。现在王屯变‘王府’了,老骄傲了!”已经搬入新居的齐齐哈尔市民刘美娟高兴地说。

  保障房建设只是黑龙江省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在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升和分享改革红利的期许中,黑龙江省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远在牡丹江市的企业退休职工王玉兰拿着自己的工资存折欣喜地说:“今年工资又涨了200多块钱,对我来说真是个惊喜”。

  “尽管全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位置。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23日在黑龙江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做的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给这个寒冷的冬季增添了暖意。

  一个个民生建设数字,对应着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一份份闪亮的民生成绩单,将龙江百姓的困难一一化解。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黑龙江省通过深挖管理潜力、厉行节约公共资源等努力的结果。在这大量投入的背后,是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一边埋头发展,一边精打细算的扎实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