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纪实

23.06.2015  11:34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彭溢闫紫谦)创业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科技。近年来,作为推动创新创业浪潮的关键力量,黑龙江省科技厅紧紧围绕全省“五大规划”和“十大重点产业”战略部署,始终把创建文明单位与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始终在支撑全省创新创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月28日,一份如约而至的荣誉为他们再添一抹浓重的亮色——继连续四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之后,省科技厅在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评选中榜上有名,荣膺全国文明单位。

  强化学习实践科技服务民生

  近年来,省科技厅本着“重在创建、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创建原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公益型、阳光型、窗口型的“七型”机关,在为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赢得了众多荣誉。连续13年在省直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先后被科技部评为星火科技先进集体、国家科技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集体……无论在科技管理的主战场,还是在文明单位创建的精神家园,都能看到他们“先进”的身影。

  强学习,大力倡导和践行终身学习理念。走进省科技厅,电子书借阅机、科技书吧、微信平台、网站交流、图书漂流、《龙江科技》……书籍、资料、信息随手可得,学习随处可见,蔚然成风。厅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理论、讲党课、作专题辅导。每个星期五的下午是厅系统的“星期五”学习日,已经坚持了9年,累计开展98讲,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辅导》到“五大规划”专题辅导报告会,再到“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等等,已成为省科技厅系统每周雷打不动的“王牌节目”,全厅党员干部自觉担当科技创新驱动龙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责任。

  强服务,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创业、创新、创优”等主题实践活动,科技系统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厅系统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开展进高校、进院所、进企业、进园区、进市县、进农村“六进”调研工作,与领导同事、企业家、基层科技管理者、科技人员、农民和老干部广泛开展“六谈心”交流活动。省科技厅与鹤岗兴山煤矿结成了定点三年“一帮一”扶贫解困对子,通过开发科技帮扶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去年起实施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选派440名科技人员深入28个贫困县提供技术服务。连续14年举办科技活动周,仅2014年就组织了800多万人次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规范权力运行提升发展能力

  着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省科技厅全员加强公仆意识、诚信意识和公德意识,积极回应广大科研人员诉求,着力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统筹协调与有机衔接,整合了省级各类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科技管理工作流程图”,建立了纪检监察、科研诚信、“黑名单”和绩效评价制度,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省级科技项目全部实现网络申报,全流程监督,全过程管理。通过落实省委“岗位定措施、部门定流程、单位定制度”和“建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台账”的“三定一建”工作要求,共制定防控措施644条,优化权力运行流程60个,建立健全规定349项,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约束了党员干部行为。

  强队伍,着力提升自身建设发展能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厅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所有重要事项议定都要经过“提案-把关-上会-议定-表决-完善-落实”的规定动作,由领导班子集体决定,形成了讲民主、强作风、守规矩、重服务的良好风气。特别是在科技立项及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严格要求和约束相关部门、岗位责任人认真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守则,规范执行专家评审制度,实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和招投标制度。

  持续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省科技厅系统服务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决定》等一系统重要政策文件。近五年来,争取国家科技经费超过60亿元。针对制约黑龙江省石墨新材料和玉米、大豆、粳稻等作物育种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省级重大科技项目180余项。涌现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培育了641家高新技术企业、上百家科技园区,使黑龙江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始终保持在12~14位之间。仅2014年,黑龙江省就有22个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整体水平创历史新高。

  创新服务模式促进转型升级

  省科技厅始终坚持围绕、融入、服务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大局。2010年起,主动帮助哈尔滨高新区谋划跨越发展,提出建设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的构想,经过四年多的建设,一座“北方智谷、水韵新城”拔地而起,累计集聚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179个。省科技厅负责建设的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吸引GE(中国)哈尔滨研发中心等62家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入驻;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省工研院,着力填补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间地带;组织成立了省科技服务业联盟,开展了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帮助上千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通过创新开展部省会商、厅市共商和部门协商等,集聚更多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开展科技成果招商和转化对接工作,围绕重点产业振兴促进一批高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成企业、形成产业。仅2014年全省通过组织150余场活动,省内落地转化成果531项,签约24亿元,吸引投资79亿元。牵头推进生物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开复工率和计划投资完成率均达100%,位居全省“十大重点产业”之首。

  肩负着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增量,支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责任和使命,龙江科技人勇于担当。2015年,伴随着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龙江大地上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省科技厅精心梳理出818项高新技术成果,在日前召开的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大会上,中植集团、香港盘实等投资机构与我省合作发起9只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及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3.5亿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省科技厅将继续激发和释放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和牵动作用,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让创新硕果在龙江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