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常委会议发言摘编

09.10.2014  11:45

   营造宽松用工环境推动农民进城务工

  省政协委员、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泉

  当前农民进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城市生活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目标和梦想,走出家门的一刻就没有像父辈那样想再回家做农民。然而打工的微薄收入难以支撑城市生活,身陷进退两难处境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心理乃至行为问题,比如情绪化、难管理、动辄辞工、缺乏职业和人生规划等。

  其二,就业机会平等和稳定问题。时至今日,户籍仍然是许多企业设定用工岗位和薪酬的一个标尺,农民工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就业歧视和不平等。更重要的是,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阻碍了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其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大多数的农民工未能加入城镇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由于保险门槛高、转移接续难以及未来变现疑虑等造成了社会保障缺失,加剧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风险。

  其四,农民在城市居住问题。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工资收入无力支付住房成本,成为阻碍农民在务工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大障碍。

  其五,进城农民享受城市公共服务问题。进城农民在教育、医疗、文化、安全等公共资源分配以及很多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权益与城市居民并不平等,比如农民工子女虽然可以无障碍在城市就学,但很多农民工学校条件差、师资弱;农民可以到城市各类医院就医,但到高级别医院享受的报销比例远低于城市居民等等。这些差异,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农民进城形成了阻碍。

  其六,进城农民在农村的财产权益问题。一旦放弃农村户籍,就面临放弃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权益。除非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更大的权益,否则农民是难以割舍的。这就形成了农民想进城、不想落户的矛盾局面。

   让农业转移人口有业可转

  省政协常委、松雷集团董事长曾庆荣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要让这部分人有业可转。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一)大力发展民营中小微企业,拓宽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应更大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创办和发展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型企业,通过降低企业的准入条件、加大税收优惠、给予信贷支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式,在政策上给予积极引导和有力扶持。

  (二)重视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应将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要为重点,以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有培训能力的企业为主体的培训体系,把培训资金直接补贴到培训机构或企业,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教育长效机制。

  (三)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服务体系,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应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工作放在与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工作部门和职责,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转移人口信息服务平台,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维权、创业等一体化服务。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权益。应进一步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尤其是强化一线执法,为农业人口进城务工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工商、人社、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坚决遏制侵害农业转移人口合法就业权益行为。

  (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使农业人口在同等就业条件下享受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应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按计划、分阶段实现进城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全覆盖。破除户籍限制,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减轻农业人口在城市就业生活压力。

   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工作

  省政协常委、七台河市政府副市长杨子义

  通过调研了解,我省农业人口转移培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问题有:一是有些农民对阳光培训惠农政策认识不到位。二是对农民工的约束力不强。三是培训机构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四是专业设置有待改进。五是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够得力。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工作。

  一要建立稳定的政府支持培训机制。各级政府应把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制定一系列惠民培训政策,包括免费职介、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要保障政府经费投入。省、市、县(区)、乡镇新增财力要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民和农民工教育培训。

  二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打破地区、部门、学校所有制界限,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开发农民工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教学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率。

  三要采取更加科学、灵活的方式开展培训。除订单培训以外,其他专业设置建议由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开设,不能局限于上级部门规定的专业。同时,应采取灵活多样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授课方式,特别要充分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四要搭建培训与就业对接平台。强化职业学校教学与就业一站式服务,突出产学合作和就业导向。

   加快就业培训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市民化进程

  省政协常委、华永集团董事长李勇

  农民进城入镇最缺的是稳定就业的技能。农民有了职业技能就有了立足之本,就能早日变成新市民。组织农业转移人口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是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从现实培训情况看,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定向型培训少,技术含量高的培训少。部分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不灵活、不方便,难以适应农民实际需求。

  建议政府部门在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培训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对培训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统一协调的就业培训组织体系,整合现有的就业培训资源,发挥中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创办农民工培训基地。

  二是不断创新就业培训工作。加强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培训,建立和完善省级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信息系统。

  三是进一步完善培训保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投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的公益性培训机制,完善培训机构的考核机制。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省政协常委、七台河市政协主席韩振军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农业比较优势,也存在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生产率不高产生的内推动力不足问题,以及工业化进程较慢、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不相适应的问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路径。为此建议: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推动工业更快发展。我省应抓住国家重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优化全省生产力空间布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产业园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推进产城融合。要壮大产业集群。在产业选择上,既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石油煤炭开采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也要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污染少、效益好的产业,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社会化分工协作的新型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服务业。以二、三产业为就业载体,依托重点项目、新兴产业园区和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强就业创业活力,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充分、稳定就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推力。稳固优势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拓展外向型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农业应用基础和前沿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民对科技的应用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培育新上一批农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产业化经营发展后劲。

  三、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加快发展各项公共服务事业,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平等享有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住房租购、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权益,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把握城乡人口迁移规律和趋势,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础,适时调整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获得完整的集体产权权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产权交易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市场信息、咨询、预测等服务。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政策保障,营造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

  在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农村转移人口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显然不能适应农村转移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也是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我省农业转移劳动者受职业病危害情况严重,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在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方面,各地农业转移人口档案管理存在真空状态;城乡二元结构成为阻碍农村转移人口享受城市医疗服务的主要因素。为此建议: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在筹资、报销等方面的统一,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二)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现有的医保制度是城乡分割,造成了资源浪费、行政成本高、难以协调等问题。为提高管理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节约制度运行成本,应加快实现统一诊疗项目和报销比例,使城乡参保人员享受同等医疗待遇,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实现管理服务的社会化、人性化。要建立以医保经办机构为依托,以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为基础,以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委会)劳动保障所(站)为平台的一体化管理服务网络,把医保服务向社区、乡镇村民居民委员会推进。

  (四)加大对基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机构设置,增加诊疗设施。鼓励卫生专业人才到乡村就业,定期对社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在职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或继续教育,建立城市医生定期到社区、农村坐诊制度。

   多举措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

  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

  当前,制约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制度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二是农业转移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三是城乡就业的不平等待遇。为此建议: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大城市应继续发挥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小城镇要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从实际出发放宽落户条件,充当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主阵地。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福利和待遇,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国家已公布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别,我省应加快提出实施意见,为农业转移人口再就业创造条件。

  二、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当前我省的技能型农业转移人口总数十分缺乏,解决这一问题,不断提高我省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竞争力,首要途径就是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统筹职业教育资源的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城乡区域合作步伐。要加大对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城乡就业不平等问题。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存在的不平等问题时,必须将健全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作为根本,建立真正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建立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破除城乡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平等,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提供切实保障。

   形成合力提高就业与社会保障能力

  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市粮食局局长齐 瑶

  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着就业政策和户籍制度存在缺陷、农业转移人员综合素质低,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农业转移人员社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快户籍改革,促使农业转移人员实现市民化。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使农业转移人员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增强农业转移人员市民化的自信心。

  (二)改善劳动力市场现状,打造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局面。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市场不健全,就业体制不完善正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因此,改善劳动力市场现状,打造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的局面,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更加便捷的就业信息,是改善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环境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职业教育,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把促进农科教结合和强化各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加快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政策,放宽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准入条件。

   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业问题

  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立宏

  目前我省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的就业困境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难以得到权益保障;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导向,人本化管理理念缺失,等等。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村转移人口自主创业,为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创业提供一定的金融、税收等政策上的支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坚持“就业优先”,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统一开放、公开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要建立规范、功能齐全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

  (三)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应发挥基础性主体作用,主动成为自身权益的维护者。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问题不要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最终的维护者必然是农民工自身。这就要求务工人员强化维权意识,融入工会或其他维权组织等,并真正在其中发挥主体作用。

  (四)企业应发挥持续性支撑作用,规范用工制度。企业需要立足环境的新变化,意识到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终结,企业社会责任时代已经到来的新趋势,未雨绸缪,摒弃低成本战略导向,规范自身的用工制度,这不仅有助于打破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在企业层面的障碍,也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裨益。

   多方联手构建新型成人教育培训体系

  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助理刘晓峰

  目前,构建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新型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职业化和再就业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建议多方联手构建服务农业转移人口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

  (一)地方政府做好总体设计和规划。各级政府应该从谋划全局的高度,建立起“市(地)——县(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组织健全的市民教育机构,构建一个以“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社区自主、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完整教育网络运行体系,做到农民市民化教育的全覆盖。政府应加大农民市民化教育的经费投入,要从制度设计层面为经费投入提供保障。

  (二)社区教育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基础。综合利用社区内的全部教育资源,与社会各部门合作,开展对新市民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从省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分类办学:一类是以成人学校为中心,连结所在社区的部分工厂、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开展市民化教育;二类是以社区为中心,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社区教育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开展新市民教育;三类是以工业区或农业县为地域界限的社区教育,加强企业、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和社区文化建设。

  (三)发挥现有高等院校成人教育资源的作用。市民化教育的主阵地在社区,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科研、教学等优势,发挥农民市民化教育中的“帮手”作用。一是开展理论研究,为农民市民化教育的改革发展探索科学的方法、模式和路径,通过“自下而上”的“民间自主式”的改革,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民化教育范式;二是搭建教育立交桥,与社区职业培训衔接,创造性的在市民化教育中实现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三是有条件地开放教学设施与场地,为市民化教育提供服务,以弥补社区教育资源的不足;四是师资支援,通过“多渠道培育、区内外融通、专兼职结合”的选聘机制,把高校教师纳入社区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克服师资队伍不足的困难。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