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边疆”渐成东北亚新枢纽

19.08.2016  01:06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通关信息互换互认

  人民日报哈尔滨8月15日电(记者郑少忠 方圆)“沾了‘一带一路’的光,我们每天都能吃上家乡的新鲜蔬菜,真是太好了!”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上学的中国留学生李雯雯高兴地告诉记者。24小时内新鲜蔬菜水果送达俄远东地区,9天内哈尔滨生产的服饰鞋子抵达莫斯科,两周之内电子元器件、化学工业品到达德国汉堡,这样“风驰电掣”的景象背后,蕴含着黑龙江省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响应。

  2014年以来,黑龙江以铁路通道建设为重点,全面谋划和推动立体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哈齐高铁、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一批工程相继建成,对俄沿边铁路联通、省内高速铁路环路、口岸铁路连接线、重点公路网、民航场站和中俄信息枢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不断加快,哈欧、哈俄、“哈绥符釜”(哈尔滨、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釜山)三条国际大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营,一个“西通欧洲东出海”、联结亚欧跨境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传统意义上的边疆省份,渐成东北亚经济发展的“新枢纽”。

  便捷的通道和跨境运输,进一步改善了黑龙江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法国STTS集团飞机喷涂、德国本特勒公司汽车底盘均已落户哈尔滨;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轴承集团等企业与德国西门子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韩国GS生物株式会社投资10亿元在穆棱市建设韩国产业园开发农产品,鸡西市普晨石墨与韩国迈进集团共同投资3.8亿元建设石墨加工项目。

  随着“中俄绿色通道”、特定商品监管结果互认、贸易统计数据交换合作等政策落地,黑龙江正推进中俄海关建立跨关区、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机制,加速“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在试点口岸,中方出口的果菜和俄方出口的木材通过数据信息互换,实现了国际海关间监管结果互认和进出境一次查验”,哈尔滨海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试点进展顺利,即将推广到全部口岸。

  在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工人们正将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货物集结成箱,组装成列,这些来自中国的商品将通过哈欧班列,沿着“新丝绸之路”运送到欧洲。

  去年6月,首班哈欧班列正式运行。“运输速度快、流通环节少是哈欧班列的最大优势。不仅能把东北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有竞争力的商品快速运到欧洲,还能把欧洲有优势的商品以最快速度运到我国各地。”黑龙江省发改委负责人说。

  一年来,哈欧班列共发运货物班列合计99列、1263车、2526标箱,总进出口额达2.1亿美元。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