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对俄农产品贸易产业带项目启动

22.12.2015  11:41

齐齐哈尔市对俄农产品贸易产业带项目启动现场。 记者李贺摄

  齐齐哈尔日报讯(记者 尹伟明梁辰)今天上午,中俄优质农产品交互性贸易产业带项目在梅里斯山鹰农产品物流园区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之后,首批出口俄罗斯的300吨优质农产品,将通过汽运方式运抵我省口岸城市黑河市,通关后供应俄罗斯市场。这个产业带项目成为齐齐哈尔市全面落实我省大力实施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和大胆实践,令农业板块首次纳入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快车道,使齐齐哈尔市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对俄农产品贸易的“桥头堡”。

  市领导韩冬炎、张贵海、王志鹏、马占江出席启动仪式并揭幕。

  中俄优质农产品交互性贸易产业带项目首批过货量达到300吨,贸易过货农产品有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种植出产的土豆、甘蓝、圆葱、胡萝卜等地产蔬菜,以及“中国周转中心”集聚的辽宁出产的苹果、河北出产的梨、福建的橘子等全国各地的优质果蔬。

  中俄优质农产品交互性贸易产业带项目于2013年12月18日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启动试运营。2015年9月17日与哈巴罗夫斯克市摩格亚多夫批发市场签订为期两年多(2015年9月17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贸易合同。合同总计过货量154740吨,合同总计过货金额89597500美元。

  中俄优质农产品交互性贸易产业带项目是由齐齐哈尔市政府牵头,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导下,总结国际优质农产品贸易流通经验,结合齐齐哈尔市的地域及对俄贸易特点下投资建设的。由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摩格亚多夫批发市场、黑龙江山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运营。

  据介绍,项目由中俄双方共同投资,借助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已形成的3万吨果蔬保鲜储备能力、30万亩瓜蔬种植基地年产出100多万吨瓜蔬的生产能力,以及北京新发地对中国出产的优质农产品的整合能力,在梅里斯山鹰农产品物流园区建立“中俄优质农产品周转中心”;在俄罗斯摩格亚多夫批发市场建立“俄中优质农产品贸展中心”,并成为齐齐哈尔市在俄的永久性对俄贸易窗口。

  项目中的“中国周转中心”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5亿元,预计三年后全部建成。届时将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一站式农产品集散物流园区和国内最大的俄罗斯农产品在中国的周转中心,将成为以齐齐哈尔市为核心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在俄罗斯的流通网络终端,在俄可辐射人口约1800多万,并可利用中东铁路网和“俄贸展中心”实体平台及俄罗斯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将丰富的中国优质农产品辐射到欧洲地区。

  这个项目将充分利用中俄两国现有存量资本,依托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雄厚资源基础,激活中俄优质农产品交互性贸易产业。项目启动后,通过公路、铁路联运的运输方案,可实现中国优质农产品在24小时内由“中国周转中心”快速进入俄罗斯市场,供应哈巴罗夫斯克市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市场。也可通过“中国周转中心”与“俄贸展中心”的交互性联动,聚焦两国农产品市场需求,加快发展并实现两国优质农产品的交互共赢。预计到2017年底,项目可达到中国及俄罗斯优质农产品交互性年交易量20万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