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炎:把齐齐哈尔打造成俄欧进出口加工重要基地

04.12.2014  15:55

  记者:姚建平

  作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齐齐哈尔举全市之力重点建设“五大园区”,打造对俄欧进出口加工重要基地和国际货物仓储集散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区总产值比2013年翻一番,对俄欧进出口贸易额实现80亿美元。近日,记者就“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采访了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

  谈起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优势,韩冬炎介绍说,齐齐哈尔市目前已与80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高,特别是与俄罗斯、欧洲在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劳动力、通关、物流、工业基础、资源、生态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八个方面的良好优势。韩冬炎说,未来主要任务,齐齐哈尔市将建设五大园区,助推“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建设IT产业园区。全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IT产业发展规划,拟在齐齐哈尔高新区中辟建IT产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建成国家级特殊保税园区,面向俄欧,辐射内地,重点引进和发展手机、电脑、大电视、救援系统、3D打印、全光通信、物联网、LED、生活机器人和电动车等十大产业,与新城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实现“产城一体化”,形成大通道、大合作、大贸易、大产业新格局,逐步把齐齐哈尔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对俄欧IT产业加工出口基地。

  建设机电装备产业园区。齐齐哈尔拟在富拉尔基辟建规划面积40.5平方公里的机电装备产业园区。做强一重集团铸锻钢龙头,一重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对铸锻钢系统流程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发展“两头在外”经济,成为成本最低、质量最优、周期最短、运距最近的对俄欧进出口大中型铸锻件基地,同时吸引众多配套企业来齐投资,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带动整个机电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高端。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充分利用齐齐哈尔绿色食品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绿色食品工业硅谷和对俄欧出口加工基地。加快建设台商食品产业园,重点引进旺旺、统一、嘉一香、大成、祯祥、宝立、徐福记等台商食品企业,大力发展精细米面粉、速食食品、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休闲食品、肉食制品、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等系列绿色食品,使之成为全市绿色食品集群式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

  全力打造全产业链绿色食品基地,大力发展符合俄欧市场标准的马铃薯、洋葱、甘蓝、番茄和肉牛等农畜产品,重点引进和建设2个年加工100万吨玉米企业、3个年加工30万吨水稻企业、3个年加工30万吨马铃薯企业、2个年加工5万吨杂粮杂豆企业、2个年加工30万吨大豆企业和3个年加工10万吨肉类企业,延伸产品链,提高附加值。

   建设蔬菜果品产业园区。扩大果蔬棚式种植,尽快形成果蔬“四区五带”布局,发挥洋葱、马铃薯、番茄等种植优势,利用全市秋季蔬菜集中上市和果蔬集散地的有利条件,收储、加工果蔬产品,向俄反季出口新鲜蔬菜及加工产品。重点建设哈达果蔬批发市场、山鹰蔬菜批发市场、广集园集团冷链设施,提高冷链仓储、运输能力。建设商品集散园区。推进建设商品出口基地,以百花集团、万力皮革城、五金建材城为依托,利用每年举办的小商品交易会、对俄贸易洽谈会的平台,加强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城市在经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对俄贸易通道。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加工中心。鼓励本市物流企业积极与对俄欧、日韩跨境电商和经销商合作,通过内陆港政策优势和功能作用,吸引进口货物在齐市分包集并或来料加工,将商品集散到全国各地乃至东北亚或返销俄罗斯。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