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8家 实现收入450亿元

29.12.2014  13:25

  本网讯(赵敏黾)  一罐罐八宝粥排着纵队,一路“小跑”奔向打包车间,经封口装箱,发往全国各地。这是记者在肇州工业园区百森食品公司二号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目前八宝粥的原料中,有6种原料在当地采购,包括麦仁、江米、黑豆、绿豆、红豆、云豆,今后还将研发以小米、粘玉米为原料的八宝粥,这样不但可以提升产品品质,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百森公司研发人员介绍说。 
  百森食品公司犹如我市农业产业链上的一颗璀璨的“钻石”。近年来,我市立足延伸黑土玉米、东北水稻、寒地果蔬、沙地杂粮、草原乳肉五大产业金链,搞好精深加工,培育绿色有机品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18家,其中亿元以上发展到40家,10亿元以上8家。预计今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实现450亿元,比上年增加20%,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26.5万户。 
  玉米棒儿被“吃干榨净”。在展华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大型机械碾压、磨压后,金黄的玉米变成了一袋袋食用玉米淀粉。他们还从玉米中提炼出蛋白粉、胚芽、玉米浆等产品,使产品附加值翻了10倍。据介绍,肇源玉米年产量的三分之二都被展华消化掉,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千万元。目前,我市依托博润、展华等龙头企业,开发玉米加工酒精、葡萄糖等高附加值产品,玉米加工能力达到311万吨、48.6%的玉米实现就地加工转化。 
  小小稻谷粒儿串起了金色产业链。今年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东兴乡的陆河农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仓储十万吨的基建工程已全部完工。整个工程克服工期短、任务重、雨季降水量大等不良因素,确保了当年选址、当年施工、当年运营。12月11日,正式开秤收粮。如今,全市水稻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开发松粳、绥粳和龙稻等高端米产品三大系列,外销比重超过60%,在北京、上海、杭州、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广受欢迎。 
  成千上万“带毛的”牵起乳肉产业链。日前,总投资11.2亿元的羊产业化项目在肇州县经济开发区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吞掉”百万只羊、“吐出”近百种产品,形成集品种改良、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自动化养殖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据介绍,我市诸如金锣、雨润等乳肉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4家,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肉类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鲜奶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 
  与此同时,我市还锻造寒地果蔬产业链,在满足本地需求、畅销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外埠市场。另外,我市重点围绕小米、高粱、绿豆、红小豆等杂粮,发展精装销售,提高附加值,铸造沙地杂粮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