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时评】既要硬设施 还要软环境

04.06.2016  15:57

  常春晖

  哈尔滨市民大厦的建成投用,是冰城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城市核心区黄金地段建设为民服务专用楼,是我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过程中的一个大手笔。这座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效能监察于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平台成为哈尔滨市及至全省最大的直接面向企业群众的行政服务窗口。

  我省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重申并细化、深化对“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的要求,特别对“完善升级实体服务大厅功能”作出部署,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消除为民服务“中梗阻”、坚决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决心与魄力。

  行政部门审批权限过多、机构冗余、人浮于事,往往导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简政放权,提高效能,就是把该放的放彻底,该集中的集中起来,让办事群众少跑腿,这是趋势,也是必然。为民服务做得好不好,关键点始终在人,伴随着硬件设施“撑杆跳式”提档升级的,是群众对优化服务在软件上“跑步前进”的期待。政务服务大厅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既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载体,也是党委政府形象的一大窗口,更是行政审批权力的“晾晒台”。各级审批权力清单是否公开到位,权力运行流程图是否优化合理,“一站式服务”是否真正顺畅便捷,这些“软”环境的表现,既考验着各级行政部门的执政水平,也直接关乎办事群众的心理体验,影响着群众对发展环境的评价。

  群众办事难,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分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耍各的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关键之举,在于权力审批流程的再造与优化。对审批事项保留“必要”条件,合并“同类项”,变过去的“分散有理”为现在的“集中到位”,克服闯关夺隘式的递进式审批,取而代之以平行化审批,让审批事项“集约”起来,老百姓的时间也就节约了出来。

  敞开大门办事,就要真正拿出些诚意。不能“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还是“事难办”。据媒体报道,自去年8月21日至今年4月,没有一家企业能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拿到一张商标注册证,原因仅仅是“商标局没纸了”。媒体曝光当天,工商总局随即就此事公开致歉,并称纸张已经到位。由此可见,工作人员慵懒怠政,再完善的硬件设施也是摆设。因此,要以制度约束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对那些只重“面子”不要“里子”的窗口强力纠偏,保证行政服务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哈尔滨市民大厦姓“市民”,不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环境,让市民满意是最终目的。哈尔滨市民大厦首批进驻审批事项581个,有窗口人员265名,这个队伍,这个实力,为政务提速开了个好头。有关部门要善于透过这个“样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软”“硬”结合,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编辑: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