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集团“双阳新局”是怎样炼成的

20.11.2015  12:51

文质彬彬的刘金奇,到了井下就变成了无坚不摧的“虎将”。

        最东边的煤矿注定最早迎接黎明。

        去年底,双鸭山矿业公司双阳矿还因全年亏损十分严重,笼罩在停产保井的阴霾之中。

        2015年3月底,双阳矿新班子上任后,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以实干为灵魂、以改革为驱动、以管理为手段,各项工作全面向好,由倒数第一的“老大难”一跃成为了公司的排头兵,赢得了改革攻坚、脱困发展的主动权。

        那么,“双阳新局”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改革·发展牵引

        双阳矿的改革始于关闭转身、停产保井。

        一个拥有1亿吨可采储量的煤矿亏损十分严重,3月31日,从新的领导班子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双阳矿就开始一边研究停产保井,一边规划“战略转移”。

        改革先从技术布局着手。2015年4月,掘进区忙活了大半年构划的6万吨采面毅然停掉,关停东区、挺进西区,以新的采场战略布局提高“两效”。由此,双阳矿一举精减了7套皮带系统21台皮带、15个硐室、103台固定设备,仅运行费用就减少了1506万元。在此基础上,经详细测算,随着开采战略转移,双阳矿煤炭产品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煤炭发热量由原来的3200大卡提升到4500大卡以上,仅煤质提升一项,同样产量规模的双阳矿,一年就可乐观地实现减亏5000万元。

        与此同时,双阳矿大踏步推进主辅分离改革工作。从4月1日开始到5月8日,39天的时间里,不仅完成了机关39个岗位的竞聘工作,全矿还实现了由三级管理向两级管理的全面转变,极限定岗定编,煤矿员工由3931人降至1697人,包括机电区、供应科、培训中心等后勤单位的2234人全部转向了双阳辅业公司。

        陈永彬,这个双阳矿原来的掘进区区长竞聘去了01掘进队,当了一名队长,管理的工人也由原来的五六百人变成了56人。正是这个综掘队9月份一举实现掘进进尺860米的集团单进新纪录。

        全矿撤销主业8个科级井区,将51个段队整合为25个,同时,12个机关科室整合为“三部一办”4个科室,管理人员由308人减少到了111人,实现了机构设置的高效、扁平化。全矿实现了按岗位工种的极限定编,“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原来两三个岗位合并为一个,并且每个岗位的员工都确保身兼多职满负荷工作。

        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分配机制,同样摆上了日程。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双阳矿分别在生产和辅助队组实行了“全额计件”和“砍块包干”工资政策。拿矿车作业线管理制度来说,他们将运输队组工资的70%与拉运掘进矿车数挂钩,用车皮换工资,提高了运输战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矿车圆班运送能力由改革前的300多车增加到了600多车,整整翻了一番,同时员工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分配政策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一线出勤率显著提高,8个队组始终保持在100%。

        在主业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从7月开始,双阳辅业公司正式独立运营,包括对生产设备的维修、材料的供应、供热供水,以及员工培训、员工生产生活服务,同样人员精干,几个月时间内连续实现减亏。矿机电厂划归辅业公司后,新体制给全厂上下带来了积极的触动,一个几十人的小厂由过去将工程外委到现在主动承揽,服务好坏从工资指标上就能看得出来:全厂工资额从年初的八九万逐步增涨到9月份的14万,他们用事实证明:改革没有降低员工的实际收入。

        在积极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辅业公司积极向外部市场寻找发展空间,一方面鼓励员工自主创业,一方面有组织地引领员工外闯市场,到辽宁鲅鱼圈联系解决员工转岗岗位,筹划恢复机电厂红炉车间,承揽外部设备维修、配件加工业务等,为增收开辟新的源头。

      管理·降成驱动

        2015年9月,双阳矿01掘进队一举实现了月进860米的集团公司单进新纪录,为确保双阳矿提前一年完成战略西移目标奠定了基础。

        11月11日,双阳矿西部采区实现首采,这标志着双阳矿战略西移顺利完成,新构成的工作面可采煤炭达到60万吨,这是双阳新的希望。

        01掘进队长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就在他们创纪录的那个月里,全队的56名员工收入全部超过了他这个队长。这不,好些矿工千方百计要调到01队来工作,这让队长感到脸上有光。

        员工收入提升的根源在于工作量的提升,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双阳矿就是这样以市场化规则为统领,所有的工作都按市场化的制度进行结算。所有工作场所、每个岗位都要量化考核,以质定价、层层收购、定期结算、确定收入,实现所有经营活动有价有市,并从生产向经营、服务领域横向拓展;市场主体由基层向机关纵向延伸。不仅掘进队组,生产队组同样创出了新水平。全矿单产水平比改革前提高了1倍多,一线员工深有体会地说:“这是因为突出抓好了系统改造。”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这个矿将承担西部区主运任务的负450右翼两台运输皮带由QP800型更换为SDJ-320型皮带,使皮带系统的运输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随着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整体提升,西部区大系统质量差、标准低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组织施工了两处采区煤仓、一处大绞车硐室,打破了制约生产的瓶颈,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

  围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每一套施工设计方案,每一次采场摆布决策,都坚持做到科学谋划、反复论证,从技术源头为提高单产单进创造条件。特别是在施工工艺的改进上,坚持以现场为依托,推进经济、高效的生产组织工艺,仅推广应用打钻放水措施一项,就极大地减少了施工泄水巷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消耗。与此同时,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现场交接班制度,组织纪检监察、安全监管部门深入井下现场,加强工时利用率检查,严查出工不出力、靠点等时间等不良行为,通过严肃考核,严格规范,目前这个矿采掘及各辅助岗位工入井时间均达到工作要求,做到了现场交接班。

                  一手抓成本控制,一手抓提质增收。双阳矿积极推进倒逼考核,控制生产成本,执行成本倒逼考核制度,每月初根据生产计划和预计收入确定各系统成本指标,以全要素价格结算方式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特别是在电力费、租赁费、材料费等重点领域加强管控。条件顺畅了,成本管住了,如今,双阳矿吨煤成本已由半年前的445元下降到245元。节流与开源并重,双阳矿围绕煤质这一“老大难”的问题,抓住井下源头治理、井上优选加工两条线,按照采面接续条件,合理配采,加强源头水分、灰分控制,减少热值损失;发挥-450翻矸系统和矸石仓、煤仓调控作用,保证采掘煤矸分运,并加大筛选系统管理力度,努力提高煤质综合热值。煤岩分运分装、加强顶板监控、改造筛选系统、安装风机降低水分……一系列具体举措使双阳矿的煤价在煤炭市场低迷的形势下,逆势上扬。

          干部·责任示范

               

                  3月份的最后一天,已经是后半夜了,双阳矿井下-150下延桥头登勾房来了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人。他主动与正在倒车的工人交流更安全、更简便的设备操作技巧,工人一试果然顺畅多了。这名工人心里一直纳闷,这个人是谁呢?不管是谁,反正是个行家,说得有道理。

                  他,就是新任矿长刘金奇。刘金奇把“泡”在井下抓技术、抓管理、抓经营一贯作风带到了双阳矿。

                  身为矿长,事务繁多,可刘金奇依然每个月下30多趟井,哪个工作面有困难他必定出现在那里。

                  02掘进队施工全岩下山,还有水,又拉底,一个小班只能进1米道。就在队长韩凤山琢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时候,11月4日,刘金奇来到了工作面,他要试试到底能进多少道。抡起汽盖子打眼、装药、放炮,边操作边告诉工人,打眼密集点,掏心角度要如何操作……这样整整干了一个小班,一量尺:1.5米。队长韩凤山说,矿长也是50多岁的人了,就这样一天跟我们工人摸爬滚打地干,哪个工人不受感动啊!

                  风气好,企业兴。

                  矿党政一班人和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工作干劲在改革、管理各项工作中产生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矿党委书记王力军除了抓好党委自身工作,还积极围绕全矿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默契合作,主动担当,让矿长安心下井,专心干事。随着改革启动,在撤并中级管理岗位的关键时期,矿党政领导们挨个找科级干部做思想工作,逐人见面,宣讲政策,坦诚交心。原49名井区科级干部中有16人主动竞聘段队长岗位,更有18人通过竞聘当上了副段长。

                  干部们身份转变了,职能转变了。以前干部成天忙着接电话,现在则是研究如何服务好一线。在井下,干部把生产所需材料都送到距离工作地点不超过100米的地方,与工人一样,一干就是一个小班。这不仅仅是管理上的事,用双阳矿干部自己的话说:没有干部打样儿,哪来全矿上下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现在,全矿各级干部都养成了天天往井下跑的习惯。矿班子平均入井次数在20次以上,采掘一线队长、副队长入井次数都在25次以上,矿里已经不再特别强调干部的入井次数,下井已经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为。即使到矿外开会,下午也都自觉返回矿里,主动下井,而且没有黑夜白天,星期礼拜,紧张繁忙的工作将干部和岗位、和矿井、和工人紧紧连在了一起。

          关爱·聚力凝心

                “工人身上的钱,谁也别想动一分。”这是双阳矿一条不成文的铁律。

                  矿工会设专人每天审核工分,每旬一公开,月末所有加分必须进行联审公示,并统一与工资部门、财务部门进行联审,依照工会联审统计的工分计发工资。同时,在入井长廊设置公开栏,将各队计件工资方案、计资表张贴上墙,接受职工监督,从源头遏制了克扣截留现象发生;特别是员工工资,先公示再发放,有一人存在疑议,则重新核算,从源头杜绝侵害员工利益行为。

                  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祉。为夯实安全基础,双阳矿认真践行“一个核心、两个提升、三个实现”的安全管理理念,先后完善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安全管理特别规定》、《工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科学详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断提升矿井应急处置能力。与此同时,他们坚持源头治理抓安全,以人为本抓安全,系统管理抓安全的“三抓”安全管理机制,并进一步规范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从质量达标到现场管理,从动态检查到严格处罚,双阳矿在安全工作上过细的工作使全矿的安全工作稳步向好,矿井质量标准化一直在双鸭山矿业公司名列前茅,安全质量保证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

                  二段主机一段路很远,大巷风还大,要走25分钟,工人干完活儿出一身的汗,风一吹寒气入骨,多少年的问题一直这样沿袭着。就在今年,矿里给每名入井员工发一件小棉袄,工人们穿上很温暖,他们说,一件小事暖人心……

                  一件小小的棉袄,一次舒服的热水澡,一件干爽的工作服……这是双阳矿工感知的待遇,细微之处那份沉甸甸的关心,激发了每一名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在双阳矿,每个人的感受也许有所不同,但下面这几个方面印证着企业崭新的精神风貌:工人们是真干,工作量整整翻了一番,从车皮数就能看出来,每天保持在六七百车;工作效率是真高,搬家不影响生产,生产准备畅通无阻;人气是真旺,全矿出勤率达到95%以上,有一多半掘进队出勤率达100%。现在,不少人都要求返回一线工作。

编辑: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