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老妈“听课”1年买3万元保健品

17.03.2017  17:35

王女士向记者展示老人购买的部分保健品。

  近日,市民王女士找到本报,讲述她十分节俭的母亲一年来先后花3万多元买了十余种保健品,销售者以听“保健课”、送纪念品等方式诱导老人花高价买低价保健品的行为实在坑人。

  听课买药像上班

  王女士介绍,去年起,她平日特别节俭的母亲像上班一样经常被“好心人”叫去听“保健课”,地点多是召集者临时租的宾馆、招待所等处的会议室。老人去“听课”还经常能得到些如挂面、鸡蛋等纪念品,但这种“保健课”却是以卖保健品为目的。

  王女士的母亲和其他听“保健课”的老人一样,不断买回各种保健品。子女们看到这些价格高得离谱的保健品后让母亲去退,有一次子女们带着保健品和母亲一起去退货,几经周折货退了。但是老人仍然经常去听各种“保健课”,还继续往家买保健品,只是避开家人,买回后藏起来。

  前几天,王女士在收拾母亲房间时发现了藏在床下的十多种保健品,多数都未开封,经查看存折和询问母亲得知,买这些保健品共花了3万余元。

  花高价买低价品

  记者查看这些保健品,发现有一种“沙棘蓝莓蛋白质能量营养粉”,记者联系到生产厂家——江西一品药业有限公司,问其售价,该公司陈先生说:“320克每听的零售价格也就几元钱。”王女士母亲讲述,这种保健品她买6听的价格是390元,没有收据,只是清楚地记得她给400元只找回了10元钱。

  在老人买到的保健品中,记者看到一盒维健康牌维生素C含片。老人说这款产品是在通达街一家宾馆开会时会议工作人员以1980元一盒(5小瓶)卖给她的,而且参加会议的人必须是60岁以上的人。

  记者按照产品包装上生产厂家“洛阳新春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电话联系到厂家工作人员武女士,她说这种产品礼品装(5小瓶)零售价为288元。记者询问为什么在哈尔滨通过“会议营销方式”卖给老年人1980元一盒?为什么必须是60岁以上的人才能参加此会?对方没有回答。

  16日中午,洛阳新春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丁经理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他们作为生产厂家不参与销售,销售委托出去了;他们的产品质量和手续都没有问题,至于销售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们会尽快找到分销商,给消费者一个答复。

  除了价格问题,记者还注意到一种标注“臧灵芝”的礼盒包装上只标有“保质期18个月”,却找不到生产日期。

  货没影了退钱难

  由于老人购买的保健品都没有任何收据或凭证。15日中午,记者与老人及其家人一同来到她之前经常听“保健课”的道里区高谊街57号,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饭店。先前的销售人员不知去向。

  为了证实老人的讲述,记者找到多位和她一起听课的老年人。其中,八旬老人吕先生反映,他也花高价买了保健品,也是在高谊街57号听“保健课”买的。不但买到手的没有收据,还有交了钱后没有给货的。

  老人说,当时该店负责人韩经理称有一种保健品效果非常好,很紧俏,不先交钱肯定买不到。他和一些老年人就分别交了3400元钱,可是交款后产品却迟迟未到。一些老人开始要求退款,韩经理说公司这几天钱紧,需要分期退。于是大约一周退一次,一次二三百元,最多时退500元。后来,韩经理经常不接电话了,再后来,高谊街的办公地点也变成了饭店,再打韩经理手机,10次能接1次就算好的。现在,吕老先生的钱还差1700元没退完。

  昨天上午,记者拨通了韩经理的手机。韩经理表示,自己目前已经从事其他行业了,对于欠吕老先生1700元货款的事,他表示将联系公司现任工作人员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