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按季节养生

04.01.2015  22:03

  

  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人们想健康就应该很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这个规律。2015年,不妨为自己制定一个四季养生计划。

  春季养肝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万物萌生,正是调养身体的大好时机。

  中医认为,春季肝气自然旺。肝脏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反之,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另外,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易引起旧病复发。

  多吃鸡肝鸡肝味甘而温,比其他动物肝脏补肝作用更好。可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煮成鸡肝粥食用。

  多喝汁液在五行学说里,肝属木,所以补肝要多吃“木”类食物,木类食物往往颜色是绿色,味道则是酸味,适合榨取汁液饮用,对肝胆有益。净化肝脏的好汁液有菠菜汁、猕猴桃汁、柠檬汁、葡萄汁等。

  多喝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等作用。每日用食醋40毫升加温水冲淡后饮服,也可用食醋泡鸡蛋或黄豆等。

  夏季养心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在夏季里心气最容易耗伤,特别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因此夏季最需要注意养生保健。

  《内经》中记载,“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心火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囚(肾易‘亏’)、金死(肺易‘虚’)”。夏天养生要以养心为先。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应季的水果(如西瓜、黄瓜、桃等)都是清心明目的佳品。

  秋季养肺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干燥,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故在民间素有“秋补”习俗。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秋季应注意养肺。

  秋季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梨、芝麻、藕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

  冬季养肾

  冬季,人体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饮食上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黑色食物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核桃、栗子、木耳等均是冬季宜吃的食物。本报综合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