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陈列馆新增两千日军细菌战铁证

16.08.2016  10:36

731”罪证陈列馆以文物为证,让历史“说话”,向参观者讲述当年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

  带有“石井部队”字样的一把普通木质椅子、带有“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字样的瓷碗,这些老物件因其特殊“标记”,成为国家备案的“可移动文物”。昨天是“8·15”,记者从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纪实展”获悉,在历时三年多的可移动文物普查行动中,“731”陈列馆新征集到重要文物近2000件,主要为日本细菌战罪证文物。目前已登记馆藏文物数量增至5665件,其中的5378件文物已录入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国宝”普查平台,有了电子“身份证”。

  据“731”陈列馆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介绍,“可移动文物”又指馆藏文物,自1982年建馆至今,“731”陈列馆登记馆藏文物已升至5665件,多为日本细菌部队及“731”部队所使用的生活用具、医疗器材以及遗址建筑构件。哈尔滨市平房区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行动(从2013年5月开始至2016年8月结束)中,已认定“731”陈列馆的5378件馆藏文物为可移动文物,并完成了5378件文物的认定、命名、测量等信息录入工作。这些在国家已备案、如今陈列在“731”新馆中的重要文物,向参观者讲述着当年日军的反人类罪行。

  据了解,此次普查的最大收获就是新发现了日本细菌战罪证文物。近年来,“731”陈列馆研究人员先后赴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长春、沈阳、北京等地征集重要文物近2000件,包括医疗器械、军服衣物、武器装备、往来信件、审判问询材料等文物,类别涉及侵华日军细菌部队从研究、实验、制造细菌武器到发动细菌战的全过程,包括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长春一〇〇部队使用的医疗器械、显微镜和野战铁蹄工具箱等文物,这些物证成为揭露日军罪行的有力证据。

  今年83岁的张圣鸿老人昨天一早就来到“731”新馆门前,细致地观看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纪实展”的内容。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幸存者,新馆建成后,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做志愿者,为参观者讲解“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罪行。张圣鸿说:“新馆因为收集到大量的珍贵文物,才使展览更加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