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30年,胡世祥,校友 “践履航天,惟新强校” 航天学院成立3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举行

13.06.2017  00:35

哈工大报讯(刘培香 吉星/文 兰锐 吉星/图)6月10日至11日,在航天学院成立30周年之际,“践履航天,惟新强校”系列活动在校举行。老中青三代航天人汇聚一堂,忆往昔、话今朝、谋发展。

10日上午,“我与航天”主题报告会在校礼堂隆重举行。出席报告会的领导和嘉宾有总装备部原副部长胡世祥校友、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主任栾恩杰校友、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孟庆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型号总指挥尹立中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宇航学报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校友等相关高校代表。我校党委书记王树权、校长周玉、副校长韩杰才,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杜善义、陈予恕,我校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绍滨等出席报告会。

会上,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校党委书记王树权与航天学院8341班校友代表孙立莹共同为“航天创新基金”揭牌。为弘扬航天精神,传承航天学院的优良传统,汇聚力量,推动哈工大航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下,航天学院8341班发起设立了“航天创新基金”,通过设立“8341追梦人奖学金”“8841持续影响力奖学金”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内外校友、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支持,推动航天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学生帮扶、国际交流合作等事业。

校长、校友总会会长周玉为航天学院校友会授牌并讲话。航天学院建院30年来,共培养了两万余名毕业生。为了更好地服务校友、服务学院、服务航天事业发展,构建汇聚母校、同叙情谊、加强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航天学院校友会获批成立。航天学院首任院长杜善义院士担任名誉会长,校长助理、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担任会长。

周玉在讲话中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和航天学院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方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向为学校、学院发展建设付出不懈努力的老师和学子表示慰问。他说,航天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哈工大迈入了服务航天事业的新阶段,意义深远,影响重大。30年来,航天学院主动适应学校发展步伐、航天事业发展需要和国家战略发展布局,经过一代代师生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基础扎实、底蕴深厚、面向世界、航天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优势突出、精英汇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级航天国防科研基地,成为哈工大乃至全国高校中最具工程实力、最有影响力的学院之一。面向建设“双一流”的历史重任,希望航天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进一步推进学院的发展建设。

周玉代表学校对航天学院的发展提出3点希望:一是牢牢把握“四个服务”,担当立德树人的排头兵。作为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学院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发挥航天、国防特色和优势,不断优化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为航天国防事业培育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二是始终坚持“两个面向”,担当“双一流”建设的突击手。在面向国家航天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的同时,还要探索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根本性科学技术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集成的特色和优势,培育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紧紧抓住大科学工程建设等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实现航天强国、制造强国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三是以改革为根本动力,成为学校发展的标杆。要紧紧抓住学校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契机,树立国际化视野,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继续发扬“大师+团队”的优良传统,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持续支持力度,结合各类、各层次人才计划进行超前培育,不断凝聚新的“八百壮士”,切实将外部机遇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将永不止步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学院发展的文化内涵,源源不断地造就一批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杜善义院士在题为“我的航天情”的报告中讲述了自己与航天的故事。他从自己为什么选择航天开始谈起,回顾了自己师从钱学森先生、立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的心路历程,重点讲述了如何开辟3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创建第一个航天学院和培养一支服务航天的优秀团队的过程和体会,阐述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崇德广业、穷理致用”的团队队训以及“大集体、小自由”“大协作、小分工”的管理机制等团队文化。杜善义说,航天是中国快速崛起的名片,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强国,人才第一,创新驱动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发动机,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要实现航天强校、航天强国,就要热爱航天、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投身航天教育和科技近60年,最自豪的两件事是组建航天学院和培养团队。这两件事如今都到了‘而立之年’,学院建设成效显著,团队发展令我欣慰。衷心祝愿团队再接再厉,学院再创辉煌,航天事业更加兴旺,祖国更加富强!

校友代表胡世祥将军与现场师生分享了他的航天情缘,生动的故事、深情的回忆、幽默的话语,赢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一位老航天人对党、对祖国、对航天事业的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窗的情,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和校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要向培养我的老师鞠躬,感谢你们的培养。我永远忘不了在哈工大读书的5年,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在我心里始终清晰,你们的言传身教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激励着我攻克航天路上的各种难关……”胡世祥校友回忆了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尤其是金工实习的故事,畅谈母校的校训、校风带给自己的深刻影响;他还讲述了自己投身航天事业的艰辛历程与心得体会,以及自己一生不变的航天情、航天梦。他说自己经历了很多次成功,也经历了很多次失败,是母校教会他踏踏实实做人、做坚强有力的人,认认真真做事、做“功夫到家”的事,教会他攻坚克难、屡败屡战、绝不气馁。“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国家真正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尊严,才能受到世人的尊重。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率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这是一个伟大的党,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胡世祥校友寄语广大学子,希望大家牢记“原创”和“跨界”,因为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于原创,原创在大学,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在广大同学的脑子里;在坚持原创的同时,还要登高望远、扩大视野,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要用好国家、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舞台,创造更美好、更精彩的人生。

校友尹立中在发言中感谢母校、学院和老师的培养。作为航天一线的科研人员,他讲述了自己在型号任务研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自身的科研经历和对型号质量的理解体会,生动地诠释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他说,是哈工大校风、学风的熏陶和影响,让他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每一次研制任务尤其是面对困难的挑战,都让他在积累经验、丰富阅历的同时也加深了思考。“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人,一要有韧性、有精神,面对困难充满信心、百折不挠。二要有办法、有思路,积极乐观地应对每一个难关。”他说,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源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源于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航天人的开拓与坚守。“哈工大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航天领域到处都有哈工大人的身影。我为母校骄傲和自豪,也祝愿母校、祝愿航天学院在未来续写新的辉煌与荣耀!

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成员、2015级博士研究生邱实分享了团队与“紫丁香”的故事。无论遇到怎样的质疑和困难,他和他的队友们从未想过放弃。大家始终互相鼓励,共同坚持最初的梦想。5年来不断学习、论证、试验,并且保持着一颗乐观、不服输、倔强的心,他们一步步实现了发射卫星的梦想。在整个卫星研制过程中,他们深刻体会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含义,也在心里深深打上了哈工大的烙印。“感恩祖国的强大、感恩学校的培养、感恩老师的帮助,让我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两颗卫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宝贵的工程经验,摸爬滚打、跌跌撞撞的探索更磨炼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科研,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求在我们所热爱的航天事业里获得一份安心和满足。

报告会上发布了航天学院联合办学的相关信息。近年来,航天学院不断扩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国际一流航天学院建设步伐,日前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建国际太空学院。同时学院也在大力拓展同国内各大研究机构及航天领域相关公司的合作,承担了“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项目的研制任务,与深圳欧比特公司签署了“珠海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研制合同。学院在深空探测及商业航天方面的探索稳步推进,日前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成立“新概念空间载荷联合创新中心”,共同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以及人才培养工作,提升空天信息应用服务能力。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凉海和曹喜滨共同为“新概念空间载荷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最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新飞船团队成员、航天学院校友代表和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代表进行了航天学院院旗搭载飞天移交仪式,据悉院旗将搭载新飞船遨游太空。

会上还播放了航天学院建院30周年专题片《华章》,曹喜滨作了题为“三十而立,传承创新”的报告。

10日下午,航天科技与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论坛在校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吴燕生、校友栾恩杰院士,校领导王树权、周玉、韩杰才、丁雪梅等参加论坛。杜善义院士主持论坛。总装备部科技委原副秘书长陶平将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振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聂海涛教授、我校曹喜滨教授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相关高校航天学院院长、其他有关单位专家就国家航天发展战略及对未来航天人才的培养需求、航天高水平人才培养新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11日,栾恩杰校友在主楼礼堂作了题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报告。他从我国航天事业开始了“换新”的时代、战略思考与创新驱动的紧迫性、战术安排与创新过程的渐进性、人才的养成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他表示,航天事业取得辉煌业绩,航天在国家的战略地位被广泛认可,航天的技术能力、技术基础得到长足进步,近期发展任务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空间应用的产业化需求,这些都是中国航天的优势。但“别人没有停止不动”“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怎样前行”,这是我们航天人应当认真思索和对待的问题。他说,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都以10年、20年、30年来计算,稍有懈怠和退缩就可能失去前进的机遇和勇气。重大的航天工程往往要分几步来完成,需要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进而取得全胜。而无论如何,航天人始终没有放弃理想,没有丢掉责任。栾恩杰希望大家在积累上下功夫,在知识、经验、失败等的积累上多费心思,在学科发展、技术进步的问题上、难点上、矛盾上多下功夫;对一些已经很成熟的东西,人们往往还会有巨大分歧,这就需要大家静心沉气,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稳稳干的渐进方法论;要坚持不退缩,在平常中感受快乐,兴趣需要培养,愈深入进去,就愈会产生乐趣;为在前沿性科学、颠覆性技术上有所成就,我们要有渐进性方法论思维。成功者一定是那些冷下来还能坚守下来的人。他说,航天学院30年创造了光辉的历史,现在正值深化改革,希望哈工大人在军民融合、航天强国建设中再立新功,未来的辉煌一定属于不断奋斗进取的哈工大人和中国航天人。

航天学院还举行了“一路”系列航天科技报告、“践履航天,惟新强校”主题升旗仪式、“卅载航天梦,百年工大情”文艺晚会、学院30年图文展等系列活动,并将举办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研讨会和航天科技与数学研讨会。

活动期间全面回顾了航天学院发展历程,总结了办学经验。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我校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航天学院。30年来,航天学院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不断汇聚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学科,创建一流环境,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共获得国家级奖30余项、省部级奖2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万余篇,科研经费累计近50亿元。学院发挥在航天领域的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与集成,构建了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创建了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名,成为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学院形成了一支以著名大师和知名学者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9人、“千人计划”专家7人、长江学者16人、国家杰青8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中组部青年拔尖、国家优青、青年长江、青年千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等60余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6支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紧密追踪航天领域前沿技术和国际学术前沿,不断催生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建设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近5年获国家级奖14项、省部级奖54项,发表高水平保存论文5600余篇,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0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0余项。学院为国防、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科技人才,许多校友都已成为活跃在我国航天等各行各业的优秀领军人才。30年来学院共培养本、硕、博学生27864人,其中10908人进入到航天国防一线工作,占毕业生总数的39.15%,如今航天和国防一线成为越来越多的航天学院学子实现青春追求的梦想舞台。





主题报告会
校党委书记王树权与航天学院8341班校友代表孙立莹共同为“航天创新基金”揭牌
校长周玉为航天学院校友会授牌
杜善义院士在大会上作报告
胡世祥校友在大会上作报告
栾恩杰校友作报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吴燕生在航天科技与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论坛上讲话
尹立中校友在大会上作报告
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成员邱实在大会上作报告
新概念空间载荷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航天学院院旗搭载飞天移交仪式

与会领导、嘉宾交流


座谈会

系列活动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