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系列活动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

25.04.2016  23:48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  兰锐 雷明佳 黄聪 文/图)“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叫什么名字吗?”“东方红一号!”“对,东方红一号。这颗卫星是在1970年4月24号发射升空的,从此我们中国就开启了探索太空之旅,这也是航天日定在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哈工大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上从未缺席过……”4月24日,84岁高龄的航天学院刘暾教授为前来我校参观的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的卫星》科普讲座。由航天学院开展的该项科普教育活动是我校举行的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中,来自全省多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先后参观了航天馆、启天科创基地、启极实验室,亲手操作了航空模型,参与四轴飞行器竞技赛,观看了火箭发射和滑翔机飞行表演,并有大学生志愿者现场解答各种疑惑,普及航天知识,启迪航天梦想。来自大庆市铁人中学的王雨卓同学为了参加此次活动,特地坐火车来到哈尔滨。他说:“我一直对航天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看到这么多高科技的航天珍品很震撼,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考入哈工大学习航天,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一名学生家长表示:“航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遥不可及,航天日不仅可以提高国人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度,还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是航天,国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航天事业储备更多的后备力量。

      当天上午,主题为“中国航天梦·工大航天情”的纪念中国航天日青年座谈会在活动中心320举行。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航天学院教授吴立刚,航天学院青年教师魏承,小卫星团队代表、团干部代表、学生干部代表、国防生代表以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围绕航天精神的内涵、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深厚情缘和如何在实践中创新等话题畅谈了认识、体会和看法。吴立刚教授认为,国家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哈工大作为以立足航天、服务国防为办学特色的高校,应该在实现航天强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魏承副教授表示,中国航天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而哈工大与中国航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在航天院所活跃着一大批哈工大校友,和哈工大多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参会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哈工大始终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始终心系祖国、心系航天,今后要将航天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奉献与坚守中积极践行哈工大规格,更好地助力航天梦和中国梦。

      校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人物”专栏,介绍了孙家栋、胡世祥校友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故事,得到了师生的关注、转发和点赞。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四川、陕西、云南、西藏4个支教地和哈尔滨同步开展“中国航天梦·工大航天情”主题航天知识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宣讲、图片展等方式在支教地普及航天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紧密联系。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航天学院、材料学院、化工与化学学院也通过座谈会、知识竞赛、图片展、专家报告等形式,普及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畅谈中国梦、航天梦、工大梦。

      威海校区也开展了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校区天文爱好者协会组织成员参观了移动博物馆展,通过讲解深入了解哈工大为中国航天所作的贡献,同时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副主任设计师、威海校区首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岳荣刚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最新进展。同学们还连线校本部天文爱好者协会,同威海实验一小的孩子们一起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参观了航天馆,并带领孩子们零距离触摸了放在主楼的火箭模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中国梦、航天梦”的种子。

      据悉,接下来,我校还将持续通过主题征文、讲座报告等形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做出的重要批示精神,邀请航天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广大学子讲授航天强国的宏伟蓝图、解读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介绍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深厚情缘。


中小学生和家长参观航天馆

刘暾教授作科普讲座

航模表演

观摩四轴飞行器竞技赛

青年师生座谈会

  研究生支教团宣传航天科普知识

威海校区学子接受校史和航天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