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香坊区年底前建成丘地林园 相当于半个植物园

04.08.2014  16:23

大方里景观林地和哈东街心游园已投用

  □文/摄 本报记者 王焱麒

  只有大片林地才能发挥生态效果,而哈市老城区人口密集的现状成了片林绿化的瓶颈。为此,哈市城绿办及各区园林部门经过几年的建设,将香坊区东南部一块上世纪70年代的垃倾卸场变成绿植覆盖面积达90%的绿地;将滨江大方里的一片棚户区拆除后,建设面积为1.6公顷的林地;将道外区道口头道街与铸钢街附近整体改造后,新建一处2.1公顷的绿地。三块绿地像一片绿色“肺叶”,布局在哈市主城区的东南面、北面及东北面,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区绿化格局,改善着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让绿植更大程度地发挥生态功能。

   丘地林园年底完工有半个植物园大小

  位于香坊区油坊街附近,绿植覆盖面积达到90%,总面积约72.9公顷。

  最近,居住在香坊区油坊街附近的居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距小区仅几条火车铁轨的距离,就是今年年底前将要建成的绿植覆盖面积达到90%,总面积约72.9公顷,相当于半个哈尔滨森林植物园那么大的丘地林园。

  这块地北至公滨路,南至红星村,西至油坊街、香德街,东至电碳路,由东新线、滨绥线等七条铁路分隔、环绕,信义沟穿过其中。上世纪70年代初,这里是原香坊、动力两区垃圾倾卸场,常年堆积生活、工业、建筑等垃圾,垃圾堆高差达15米,平均堆积高达7.5米,最高点距高压线仅3.5米,累计囤积垃圾量约461万立方米。

  2010年底,香坊区政府尝试改造该垃圾填埋场。通过改良土壤重塑地形、植被覆盖、增设历代名亭等手段,建成丘地林园,注入文化元素、增加人文景观。

  据香坊区园林办副主任陈杰介绍,丘地林园建设依托丘陵地貌栽植植物,乔木以樟子松、落叶松、五角枫、白桦为主,共栽植乔木35572株;灌木以紫丁香、紫穗槐、胡枝子为主,共栽植灌木70004株。同时借助低洼地势蓄水成湖,通过神奇峰、如意湖、四大绿地分隔空间,形成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的园林景观。

  以陶然亭、醉翁亭、爱晚亭、兰亭、牡丹亭等中国历代名亭原貌建设为主线,辅助修建三十余座或古朴厚重、或灵巧轻盈的亭、廊、榭、阁,努力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湖光山色、树影重叠、亭亭相望、人现花中”的自然、和谐奇观。

  园内通过两座上跨铁路桥,将一期、二期丘地林园及园中园巧妙连接,形成景中有景,园中有园的景观,在油坊街修建下穿铁路的桥涵,形成外部与园内联通,不仅解决了游人入园游玩的问题,更能增加一道独特的景观。

  丘地林园将在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建成后将为哈市又增一处大型公园,同时也是哈市、乃至全省迄今为止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改造建设的主题公园。

   大方里景观林地棚户区变绿化景观

  紧邻大方里小区,林地占地1.6公顷。

  大方里景观林地位于道外滨江地区的大方里街对过,北侧紧靠滨江站铁路挡墙,紧邻大方里小区。这处林地占地1.6公顷。原为居民密集、房屋低矮的棚户区,2012年11月开始绿化景观建设,如今已建设完成,并服务于周边居民百姓。

  林地内设置了音乐主题广场、老年健身广场,为大方里地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的好去处,为提高周边生态功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道外区还在这块绿地内辟建了近200平方米的“百姓书屋”;还在绿地广场附近设置了一处水冲公厕,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哈东街心游园新辟建的一处绿地

  位于道外区道口头道街与铸钢街附近,占地面积2.1公顷。

  “自打街心游园建成后,就自发形成了一个大约由3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专门看护绿地不受破坏。”哈市道外区园林局局长王漫说:“居民对绿地的爱护程度超出她的预料,在人口这么密集的地方开辟林地,周围居民都特别珍惜。”

  哈东街心游园位于道外区道口头道街与铸钢街附近,是原有棚户区经政府组织整体改造后,新辟建的一处绿地,占地面积2.1公顷。在林地中间还建了一块开阔的休闲广场,供市民娱乐。

  附近居民吴秀花说:“以前我们跳广场舞只能在两个小区之间的空地,地方小不说,有的人还嫌我们噪音大。这回,咱有这么大的广场锻炼身体,跳得也来劲儿啊。”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