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报道鸡西市鸡冠区法院执行法官事迹:执行硬汉刘成的“困难”观

25.01.2018  01:40

    素雪裹城,寒冰封地,马路上人影寥寥,偶尔几个踉跄而过的路人出现在视野内,也是一副装在“套子”里徒留两眼探路的装扮。这是深冬的鸡西,积雪尤厚,冰冻甚坚,但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却无畏严寒,在“滑道”上破冰笃行。他们的执行攻坚不分寒暑朝夕。

    鸡冠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刘成看似不多言,却目光如炬、行动从容、指挥得力,执行过程中展现出铮铮铁骨的“硬汉”雄风。

    如果说人民法院是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重要屏障,那么执行局就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因为只有在这里,人民群众才能及时兑现公平正义。

    ■研、学、用 执行重实践也重理论

    自1995年至鸡冠区法院工作,23年的春秋更迭让刘成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资深法官”,他先后就职于立案庭、行政庭、民一庭,从2002年5月到执行局工作后,他便在这方 “坚土”上稳稳地扎了根。

    虽然先后在法院多个部门工作过,已然熟悉了法院工作,但是,刚到执行局的刘成依然感受到陌生和压力,因为执行工作涉及多类别的法律业务,没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

    “执行不仅要靠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靠灵活的谈话技巧和人生不同阶段的历练,同时要广泛涉猎社会各领域的知识。”刘成坚毅的眼神中诉说着认真与热切。

    凭着一股子钻劲、闯劲,他持续不断地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老同志学,全面掌握了物权法、担保法、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且不忘与时俱进,运用“微信学习”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保持与最新司法解释、执行经验实时接轨、无缝对接。

    “现在的执行人员叫‘新执行人员’,理念、思维、实施行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成的脸上写满了欣喜,“以前找个人要蹲坑守候,碰上不凑巧的,几宿都无果,现在好了,咱们与公安机关联网协同,实时定位,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光这两项就促使很多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执行义务。

    “信息化建设固然让执行工作如虎添翼,但传统执行方法依旧离开不了,执行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的,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不忘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刘成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与案件息息相关的心理学、财会学、建筑学以及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在拓宽了知识面的同时,丰富了执行技巧,掌握了执行艺术。

    他研发了多套执行工作信息化软件,提出的“十大执行工作法”,即强制震慑法、单刀直入法、集中突击法、颜面心理法、统筹利益法、预案规划法、查控精细法、主动出击法、互为利用法、科技强效法,分别针对不同的案件难题,有效化解执行难,成为鸡西市两级法院执行法官奉为圭臬的基本工作方法。

    有了理论基础,实践中便多了一份执行技巧。

    这年春节前夕,一名高危产妇到鸡冠区法院找到了刘成。原来,她的丈夫在煤矿工作时出了工伤,虽然赔偿判决已下达,但由于该煤矿银行账户中没有存款,临近年关执行款仍未到位。而此时,这名高危产妇连生孩子住院的钱都难以凑齐,不得已之下只好来求助刘成。

    事不宜迟,刘成领着书记员两人直奔矿场。

    “矿长不在,您择日再来吧!”接待人员的 “惯用托词”早已被刘成识破,因为他在进大门时就见着了矿长平日里乘坐的那台“霸道”牌吉普车,于是一把推开办公室的门,矿长果然在屋内躲着。

    “没钱!”矿长的回答坦然而利索,一副“老赖”的姿态无疑。

    “没钱是吗,我看大门口那儿停着一辆吉普车,要么你自动履行义务,要么我们当着全矿200多名职工的面依法扣了你的车。”这话语听似商讨,实则不容商榷。

    “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一种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矿长也必有‘要面子’的心理。”刘成俨然一副“教授”的神态,“我当时假装打电话找拖车,这下可把矿长吓着了,他必然要为了自己的‘面子’想办法筹钱赔款。” 果不其然,就在当天,申请人就顺利拿到了赔偿款。

    而这起案件,就是“颜面心理法”的最佳注解。

    除了钻研执行技巧,刘成还在百忙之中恶补计算机知识,在执行“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上齐头并进。

    通过实践操作和研习大量计算机知识书刊,他在多年前就研发出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自动生成软件,避免了迟延履行债务利息计算不准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制作了60余种常用执行文书的电脑模板,使原来20分钟文书制作时间缩短到2分钟;设计了近10套格式化笔录软件,解决了执行笔录漏项、表达不准确等问题。“小诸葛”的称号由此便流传开来。

    办理执行案件1610件,截至2017年11月20日,执结率为90.1%,执行标的额4.59亿元。连续6年在鸡西市法院系统大练兵考试中获得执行类第一,连续9年被评为优秀法官,被鸡西中院授予“优秀领军人才”,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

    殊荣累累,时刻不停歇的研、学、用让刘成受益颇多。

    ■“硬汉

    坚毅与伤痛铸就

    说起“执行法官”,想必多数人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威严、冷峻的形象,而刘成的外表就绝对符合这一对于执行法官的“刻板印象”:他虽不高大,却健硕孔武,眼神中时常闪烁着不甚柔和的目光,在案件执行中,刘成也一直以“硬汉”的形象示人。

    一次,他与同事前往吉林省某市扣押了一辆涉案奥迪A6车,当车行至吉林省敦化市境内时,前方突然出现阻车钉,十余名特警手持子弹上膛的冲锋枪,呈战斗队形包围了刘成驾驶的车辆,枪口对准了刘成。

    原来,被执行人的亲属谎称执行法官是身着警服的“歹徒”,武装劫持了他的奥迪车。

    危急关头的刘成依旧临渊不惧,经过与被执行人及某市警方2个多小时的严正交涉,终于迫使他们在法律面前做出了退让。

    惊心动魄的情节从刘成的口中说出,显得云淡风轻,身经百战的他早已练就了铮铮铁骨,而这铁骨的背后却深藏着羸弱和病痛,“小时候我的身体就不好,上学期间,又得了严重的肠炎,办案需要全国各地到处跑,经常水土不服。

    有一次,为了办案,他顶着肠炎和腰疼的折磨硬是把自己绑在了副驾驶座位上。

    在那起诈骗案件中,被执行人孙某贷款购买5台斯太尔载重汽车,支付了首付金后,孙某随即消失,车子也不见了。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鸡西分公司依法申请执行孙某汽车消费贷款案,但经过近两年的查找,踪影皆无。

    而就在那段时间,刘成的慢性肠炎犯了,整天食欲不振,浑身没劲。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天,刘成带领一名执行法官正在办案的路上,天冷路滑,同事下车时,不小心一个趔趄,刘成连忙搭手相助,没承想自己却闪了腰,疼得直冒冷汗,经医院检查,为急性腰椎间盘脱出,必须立刻休息住院治疗。

    无巧不成书,偏偏此时,刘成得到一个消息:那5台载重汽车,出现在省内五常市磨盘山水库某工地,因为冬天已经无法施工,该车即将被转移至内蒙古继续拉活。

    机不可失,刘成立即向院领导作了汇报,但院领导看到他的身体状况和痛苦表情,不同意他亲自去。

    还有谁比刘成更熟悉案情呢?面对稍纵即逝的执行时机,刘成绝不会放过。

    翌日清晨,考虑到行车安全,他让同事驾车,自己用副驾驶安全带勒住上身,又在腰间缠绑了几圈绳子,直奔五常。

    13个小时的路程,即使车子经过公路上的减速带那种小小的颠簸,都令刘成牙关紧咬,剧痛无比。在疼痛中,车子终于抵达当地磨盘山水库。

    夜色里,5台斯太尔载重汽车静静地睡在工地上,为即将长途奔赴内蒙古而“养精蓄锐”。

    按捺住欣喜,刘成在同事的搀扶下,向值更人员交待了身份和来历。巧的是,此人正是孙某的父亲,面对突然而降的法官,他一时间竟没有缓过神来……

    一切的苦痛都没有白白付出。不久后,刘成亲自从鸡西带着6名驾驶人员,再次赶到五常,将5台被查扣的载重汽车开回。

    “只要一想到案子有进展了,快了结了,咬牙挺一挺也就过来了。”刘成并不觉得这种舍身忘我的精神有多么的了不起,俨然是他工作中的常态。

    执行办案十余年,他经常受伤。

    “几年前去一个煤矿办案,煤老板怂恿十几名‘法盲’工人用木棒和砖头和我们对抗。”提及这些,刘成笑着说:“其实我最怕的啊,是让女的挠,有时候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他的媳妇也来合伙拒执,这我们也没办法啊,经常就是手、脖子都被抠破了。”刘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不过现在‘暴力’拒执的行为少了,大家都知道抗拒执行会被拘留,所以犯不着和执行法官对抗,我们也轻松了很多。”刘成长舒了一口气,“还是这几年我们国家法治教育的好,大家都懂法了!

    ■“困难”“老赖

    都要辩证地看

    执行工作困难重重,部分当事人好不容易打赢了官司,却倒在了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这多半是因为“出口”不畅,拒执人花样繁多,执行人员绞尽脑汁也难以执行到位。

    “困难是固然存在的,但什么事情都要辩证地看,有时候困难也是动力。”刘成又摇身一变“教授”的姿态,“比如说最常见的,谁也离不开人情,如果被执行人的亲属来说情,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巧妙劝解,顺水推舟,顺藤摸瓜,反倒会有利于案件的处理。”他不怕办案中的人情,相反,在执行进入瓶颈期时,他更喜欢“人情”,因为这个“人情”也许就是转机。

    “其实真正的‘老赖’并不多。”刘成深吸了一口气,“很多人都是受着经济的制约,如果有偿还能力,他们没有必要赖着不还。

    不是所有还不上钱的都是“老赖”,那些有钱却将财产转移、故意“躲猫猫”的才是“老赖”。

    刘成讲起了几年前他接待过的一件交通肇事案:一辆三轮车与一辆农用卡车相撞,三轮车手腰椎被摔坏,成了下肢瘫痪,农用车手腰腿也被摔坏,但因负主要责任,被判赔偿对方70多万元。

    农用车手约莫只有20多岁,家里一贫如洗,因车祸落下腰腿疾,干不了体力活,根本不具偿还能力。

    三轮车手截瘫后疑心妻子与他人有染,一把火将妻子打工的地方烧了,却不曾想,行动不便,反倒将自己烧死。此事一出,他的妻子弃家而去,徒留一个尚过懵懂之年的女儿。

    爸爸故去,女儿自然成为了遗产继承人。爷爷奶奶便带着这个天真烂漫却过早蒙受人间惨剧的小姑娘找到了刘成,希望他能够去执行这起交通肇事赔偿案。

    “我们老两口没有地、没有劳保,这孩子要上学都没有钱。”老两口的眼神几近绝望。

    “那时快到八月十五中秋了。”刘成陷入了回忆,“可是农用车手的家中真的是一穷到底,买车就是为了赚钱,这下车毁了,人也坏了。” 被无力感和自责淹没的刘成从口袋里掏出了500元钱,让老两口和小姑娘暂且能过个好节。

    “你说这种情况,你能说农用车手‘赖’吗?”刘成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起来,“当然不‘赖’,自己受伤了不说,家里砸锅卖铁也赔不起。

    那这种问题该怎么办?

    “在当时是无解的。不过现在好了,国家给赔偿,省高院执行庭同保监会协调出了一部分救济资金,针对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高度重伤这类情况进行救济。”他似乎松了一口气。

    “事情过去了五六年,那女孩也该上初中了,不知这几年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故事说到了结尾,这名硬汉的眼角渗出了泪花,他揉了揉眼眶,还是没能够释怀。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