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中院:作风建设不松气 法院越来越亲民

20.11.2018  20:24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2018年春节过后,牡丹江中院召开了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明确总体要求、整顿重点、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确定了坚定不移狠抓审判质效,扎实有效改进司法作风的工作要求。

    摸底排查,作风整顿思路清起来

    围绕整治重点认真进行摸底查摆,中级法院从立案、刑事、民事、行政、审监、执行、信访到综合行政等各条线,上下贯通,由分管院领导牵头,将查摆梳理出来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从立案、信访、法警、纪检监察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采取逐个窗口查、逐个岗位过、逐个环节筛等办法,对全市10个基层法院的窗口服务工作开展明察暗访,对于发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点名通报批评。经过排查整改,牡丹江法院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有了显著的改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便民服务,诉讼服务窗口亮起来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群众进行诉讼活动的第一场所,是人民法院提供诉讼服务的前沿窗口,也是作风整顿集中整治的重点。为了进一步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牡丹江中院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工作方案,通过采取“四零”承诺服务创建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双途径便民立案服务、规范司法礼仪、实行戴牌上岗实名服务、配齐配强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等整改措施,全面践行“四零”承诺,实现了诉讼服务窗口服务“六个规范”,诉讼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功能和诉讼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升级,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公开、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新机制已逐步构建起来。

    执行攻坚,决战执行难拼起来

    牡丹江法院始终把兑现“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承诺作为全市法院重大政治责任,举全市法院之力,强力开展执行攻坚活动,坚决破除影响营商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障碍。围绕最高法院确定的解决执行难“四个基本目标”和“四个90%”,进一步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全面提高执行案件质效。组织开展了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雷霆行动”集中扫赖行动,截止目前,全市法院“雷霆行动”中,共纳入失信1282人,限制高消费5594人,限制出境77人,罚款116人,罚款金额234.8万元,司法拘留543人。进一步加强执行宣传力度,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执行攻坚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解决执行难的强大舆论氛围,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协助、尊重与理解。

    走访企业,优质司法服务送出去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零距离”提供司法服务,牡丹江中院坚持“走访企业征意见,服务企业助发展”的工作理念,制定下发了《全市法院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活动方案》,深入全市规上企业进行大走访,广泛征求企业对法院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服务措施、执法水平、为民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把司法服务“送出去”。积极延伸审判服务职能,深入推进法律“七进”,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律讲座等方式以案释法,为企业提供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为辖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司法公开,社会各界群众请进来

    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作风整顿的成效,牡丹江中院积极敞开大门,不断拓宽“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参与度与知名度,有计划地邀请社会各界群众走进法院,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培训基地”的优势,将法制教育内容融入到“公众开放日”之中,教育群众树立法治信仰,真正将“开放日”办成了“品牌日”。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精心策划不同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不同级别、层面的群众走进法院,让群众了解牡丹江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司法改革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截止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584场,有9515人次走进法院,一个亲民、便民、爱民的法院形象逐渐在广大群众的心中树立起来,真正使人民法院走进了群众的心中。

    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驰而不息才能坚定不移。

    牡丹江法院将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确保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锲而不舍、常抓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和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促进党风政风不断向好,为牡丹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