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学子:“互联网+”时代的“包工头”

13.01.2016  10:38

  已经是天寒地冻的“三九”天了,但还经常能见到一些散工站在路旁,一有人来找工人,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得到工作的人却很少。而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想要找个工人上门干活也并不容易。

  黑龙江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丰嘉就志在解决这对“供求矛盾”。为此,他开发了“工友网”APP,正是从设计这款软件开始,他从一名校园创客,变成了哈尔滨锦绣华强科技有限公司的CEO。

  “说白了,我就是想当一个‘包工头’,通过APP让工人们不再为找活犯难。”刘丰嘉说。他的神态和说话的语气一点CEO的样子也没有,反倒很像影视剧中的“技术宅”,很难想象他会懂得散工们的心。但刘丰嘉却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经常和工人打交道。

  原来,刘丰嘉的父亲是做建筑工程的,从小就经常在儿子面前感慨工人的劳苦以及工程队招工的难处。因此,刘丰嘉一直很留心街头的散工们。学了网络工程专业后,刘丰嘉便想到可以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帮助散工找工作,同时解决招工难。

  2014年9月的一天,刘丰嘉对父亲说,“我想为街头散工做个找工作的APP”。父亲先是有几分诧异,随后马上回答:“行啊,只要你下定决心做,我就把所有的工人资源都给你。

  刘丰嘉父亲拥有3000多人的工人QQ群,工人资源不成问题,但缺少启动资金却成为刘丰嘉创业的障碍。最终他从朋友那里借了一笔钱,父亲又帮他凑了不足的部分,以50万元的注册资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要想为工人做事,就要真正了解工人所需。刘丰嘉经常深入到工地,与工人们同吃住,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从众多工人那里了解和逐一整理出他们的需求,不断完善自己的APP。

  “工友网”,没有炫酷的界面,没有复杂的程序,免费实名注册后,通过招工、找工两种途径进入界面,就可以发布和接收用工信息。“界面简单是我为工人们特意设计的,他们对美观没太大需求,只要简单易用。”刘丰嘉从最细微处为工作着想。

  类似找工作的网站很多,刘丰嘉说,“‘工友网’不像其他APP把所有工人分为一类,而是具体细分为水工、木工、电工、瓦工等数十种工种,既方便工人便捷地找到合适工作,也方便用工者快速找到工人。”

  “工友网”APP如今已有数千人次的下载量,发布的招工信息也达到了几百条。为了帮助工人们增强就业能力,刘丰嘉还打算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让工人们持证工作,拥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

  对于未来,刘丰嘉很有自信,“如今省里对于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助越来越多,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公司肯定能干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