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航天日系列访谈之三)这是发展民营火箭最好的时代-新华网专访蓝箭航天CEO张昌武

24.04.2018  17:03

  4月23日,首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召开。在会议间隙,新华网专访了蓝箭航天CEO张昌武,他为广大网友讲述了中国民营火箭三年不平凡的历程,国际上同业发展现状以及他本人对整个行业的思考。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新华网才萌 摄

   新华网 :作为国内最早的私营商业火箭公司之一,蓝箭航天一直参与我国民营火箭的研制工作,请您向网友简单介绍一下您所在的企业。如果请您用关键词总结一下我国民营火箭三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您将如何说?

  张昌武: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至今是第四个年头。它是一家专注研制独立、自主、可控液氧甲烷航天发动机及液氧甲烷火箭的民营航天企业,主营业务是商业运载火箭。作为国内液氧甲烷航天发动机领域的开拓者,也是首家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民营企业,蓝箭航天是国内最早同欧洲卫星企业签署发射服务协议的民营企业,定义了中国商业运载火箭企业的技术路线,为行业探索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

一位外国航天爱好者在参观航天展。新华网才萌 摄

  商业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商业航天这个大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我觉得有三个关键词能够表达它的部分特点。

  第一个关键词是“注定不凡”,因为运载火箭在整个航天体系里面是非常基础性的一个运载工具,运载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包括这个产业里面未来发展的一个源动力,因为你只有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太空,你才能保证后面的包括卫星的制造、卫星的运营这样一个大的产能释放出来。

  第二个关键词是“星火燎原”,因为中国的商业运载火箭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环顾欧美,在这个领域已经涌现了大批新生力量,包括做大火箭的、中火箭的,还有小型运载火箭的。在国内,我们作为最先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之一。当前,商业运载火箭具备星火燎原的基础和能力,通过我们在这个领域做的创新和突破,我相信未来能够深远地改变我们国内整个航天生态,或者说能够建立一套新的商业航天生态。

  第三个关键词是“前赴后继”。在商业航天这个领域里面,不管是我们所处的运载火箭行业还是商业卫星,包括卫星应用,都是专注于数据端的创业企业,我觉得这个领域的进入者前赴后继、源源不断。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原来的一些优势企业转型做商业航天的越来越多,这个领域的活力持续增强,也是未来能够持续更好发展的一个基础。

现场展示的蓝箭航天商业运载火箭发动机等比例模型。新华网才萌 摄

   新华网 :很多网友特别关心民营火箭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效果,请您举例说明。

  张昌武:作为航天领域最核心的运载工具,运载火箭企业承担的是物流运输的使命,即把有效载荷,如卫星,送到预设的轨道位置,并保证“乘客”舒适和精确入轨。因此,运载火箭的使命相对单一。

  而卫星,则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日常的导航应用是由导航卫星实现的,我们日常的手机地图、遥感数据来源于卫星,我们卫星电视的转播也是通过卫星实现的。卫星还是空间试验、空间监测、信息采集传输的重要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物联网企业出于对数据和商业智能的要求,也开始部署卫星来获得空天大数据或者实现全球万物互联。

   新华网 :您在本次论坛发言时提到“这是发展民营火箭最好的时代”,何以作出这种判断?国际上的民营火箭发展形势怎样?

  张昌武:航天,尤其运载火箭一直是一个国家工业力量的体现,包括一个国家太空战略的最根本能力的体现。在过去十多年里,以美国为例,航天领域的格局发生了非常深远的变化。大家都知道的特斯拉电动车的同一个创始人创办的运载火箭企业,十多年的时间,已经从一个初创企业变成了世界航天领域里的独角兽,或者说龙头企业,垄断了全世界超过50%的高轨卫星发射的市场份额。其实它仅仅是过去十多年商业航天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我们在国内做商业航天,包括我们的商业运载火箭,我们认为是最好的一个时代。(文/颜秉光 摄/才萌)